学会学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优秀学习团队案例

一、团队介绍

团队名称:黑苹果团队。

团队口号:青春造就梦想,行动承诺未来!

团队队长:林瑞海。

团队成员:曾华华、马银琦、陈超波、金轶倩、周潇颖、汪声俊、武佳文、袁喆等人,如图2-2所示。

图2-2 黑苹果团队成员合影

团队阐释:“黑苹果青年”项目由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发起,宗旨在于推动青年社会参与这一新的公益理念。黑苹果青年指把了解自我内心爱好并付之于行动,知道实现自己梦想路径的特质青年,我们正往这条道路上摸索前行。

我们想说,一个团队有多重方式可以作死,做错的可能太多,做对的路径往往狭隘有限。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有梦想,有信仰,还有一种使命感,当然还有足够的热情,那就去干吧!不要让青春后悔,随心飞翔。

二、主要荣誉

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暨第三届两岸三地大学生品牌策划大赛大陆地区总决赛一等奖(林瑞海、陈超波)。

②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项目)(林瑞海、曾华华、马银琦、陈超波、周潇颖)。

③第一届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分析邀请赛一等奖(林瑞海、陈超波、马银琦)。

④第一届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分析邀请赛最受关注案例奖(林瑞海、陈超波、马银琦)。

⑤第一届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分析邀请赛个人风采奖(林瑞海)。

⑥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本研组职业规划类二等奖(林瑞海)。

⑦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本研组创业规划类二等奖(曾华华)。

⑧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本科组二等奖(曾华华、马银琦)。

⑨浙江省高校梦想企业家营销策划大赛省级二等奖(林瑞海、周潇颖、汪声俊)。

⑩浙江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类三等奖(全体)。

⑪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本研组职业规划类三等奖(林瑞海)。

⑫国家奖学金(林瑞海、马银琦)、院长奖学金(林瑞海)。

三、团队成员分享

谁的青春不折腾(一个老学长的大学四年)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 马银琦

各位DHY学会学习的读者们,大家好!我是一名今年刚飞出红鹰鸟巢的大五学长,马银琦,曾就读工商管理专业。很高兴能以这样的形式和大家分享我在这里四年的点点滴滴:

当余光汇聚,执笔掌心的那一刻,就注定这是段艰辛的旅行,大学路漫漫,谁的青春不折腾?提起青春二字,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会有自己的定义。我们常常听到十八而志,青春万岁。但是扪心自问,我们把握好自己的青春了吗?

高中时期的我,是家长与老师眼中的乖乖男,沉默少语。在那时,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然而生活似乎给我开了一个国际玩笑,高考的失利,让我与梦想失之交臂,甚至说是遥不可及。

但我并没有因此放弃,在2012年9月刚踏进杭州湾的那一刻,初入大学的我和你们一样,对未知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我为四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错过的,别人才会得到。正如你得到的,都是别人错过的。谁的青春不折腾!是的,我铭记了这句话,用大学四年的青春折腾了以下这些事:

大一:接触学工,建立学脉

大一学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多与老师与同学做交流,扩展自己的学脉。所以,我勇敢地朝向讲台迈出了第一步:担任了12工商1班的班长、辅导员助理和学会学习的大组长。也就是因为这样,我开始接触学工工作,认识了诸多其他班长与辅导员包括吴翠环老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如何处理班级事务与协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进而凝聚整个班集体。同时,我以我们专业自身的特点,为班级制定了一套股份制班级管理模式,效果尤佳。担任这些学生干部,更加激励我要以身作则,学习也是如此。

大二:工作为主,竞赛为辅

大二学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做学工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也正是因为大一有了一定学脉,让我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热衷于参加比赛的朋友(林瑞海、曾华华等人)。那个阶段的我,早出晚归是常有的事,工作与竞赛就这样充实在我的生活当中,不知疲倦。大二的学习与大一有些不同之处,就是增设了专业性课程。学科竞赛的锻炼,让我获得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课外知识,更多的是训练了我的思维方式,这大大有助于我专业的学习。

大三:全面突破,浅尝学术

大三学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全方面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重心侧向学科竞赛的同时,尝试一定的学术研究。大三阶段,我辞退了部分校院级学生干部职务,班级的事务工作也趋于稳定。我有更多的时间投身于竞赛和社会实践,“青年不轻,创梦同行”。这是在参加各类比赛期间,我最真实的体悟。身为队长的我,不仅肩负着队友的期望,更肩负着展现学校风采的重任。这一张张奖状的背后,是对自身水平全面地检测,是对所有努力的认可,更是对学校及导师的感谢。同时,在大三下半学期,考虑自身今后的发展,我也尝试往学术方面靠拢,虽然建模、码字是最无聊的,但是眼看着一篇又一篇的论文在我的键盘上敲打成形,这种百无聊赖的情绪也就化为云烟了。

大四:厚积薄发,立志考研

大四学年,刚步入大四,便意味着要面临就业或深造的两难抉择,总结前三年的工作与学习,直觉告诉我要考研。于是在四个月的时间内,我要转换以前的活跃模式,给自己安排详细的学习规划,从早上7:00到晚上11:00,雷打不动。图书馆都成了我第二栖息地。最终,我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被浙江师范大学所录取。只有爱自己的人,才会对自己负责任。就这样,我结束了大学四年的生活。

虽然忙碌,但我明白若想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就必须脚踏实地,点滴积累。在本科期间,我在科研学术方面获得8项成果,荣誉证书方面获得72项,资格证书方面获得11项,学术工作方面获得8项。这些成果的积累,只是为了不辜负时光。为了梦想,我还继续奔跑在青春的道路上。

说到这里可能有同学会问,大学里承担这么多项目,我是怎样处理好学习与事务的呢?我就和大家分享几点:

1.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合理分工安排

当你作为学生干部的时候,难免会有会议冲突,任务量众多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到你是处在一个团队中,不管这个团队是院校的、班级的还是小组的。充分利用好身边的人力、物力资源,合理地分工与安排自己的工作任务。这会让你事半功倍。

2.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学会综合学习

要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光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是远远不够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参加学科竞赛。相信每个专业都会有自己对应的竞赛项目,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你会不断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下载大量的文献,强迫自己涉入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学科竞赛还是一个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除了充盈自己的知识库,团队合作、文案撰写、技能运用、竞技演讲、灵活答辩等等方面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比赛得到提升,学习与锻炼两不误。

3.拥有持之以恒的心,方能实现目标

前两点是比较实际的处理学习与事务的方法,但是归根到底还需要你用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只要你能坚持,你能把一天24小时当作48小时来充分利用,必能有所收获。我们虽然不能像首富王健林一样轻松实现他所谓的一个亿的小目标,但相对而言,我们能够实现的是眼前触手可及的,一步一步往上够,相信自己会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如今在读研的这段时间,也让我认知到与本科阶段不一样的地方,它除了要求的学术方面更加严苛,也要求在做人处事方面能够更加谨言慎行。最后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我虽然不是一个超人,但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努力的人。回首,四年前的那封信已经寄回到我身边,我也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仰望,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涯,我对2019年的自己又写下了一封信:时间是有限的,不要浪费在其他人对你的期待中,继续做一个折腾的人。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持之以恒,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