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之江:浙江优秀人才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甘中学

甘中学,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机械工程博士,世界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权威专家。原创柔性智能控制技术和泛能网技术体系,促进了能源与系统控制两大学科的融合。曾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主持国家重大示范工程项目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承担国家“863”“973”等课题43项。

“哆啦A梦”成就城市的“智造”梦

就像电影《天下无贼》里那句经典台词所说:“21世纪最珍贵的是什么?人才!”

作为世界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的权威专家,国家首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无论走到哪里,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甘中学都是被政府、企业竞相选中的“千里马”。

人才需要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甘中学对此有切身体会。因此,他所到之处,总能很快聚集起一支志同道合的人才队伍,以足够的人才厚度来支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神奇的王阳明

1987年,甘中学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获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后进入世界500强美国ABB公司工作。

在ABB公司工作期间,他亲自主持和参加了ABBIRB第三代和第四代机器人控制的研发,发明了柔性智能控制技术。

所谓“柔性智能控制技术”,用外行人都能看懂的话来说,就是让机器人真的像人一样,拥有灵巧的“手”,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与此同时,还能利用视觉和力觉,感知误差,然后纠偏。

甘中学领导的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宁研院)研发的王阳明机器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不仅外形长得像王阳明,而且连所写的字体也跟王阳明相差无几。在2016年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王阳明机器人引起了刘延东副总理的极大兴趣。

宁研院工作人员介绍说,眼下会写硬笔书法的机器人不少,但像王阳明机器人这样会写软笔书法的不多,因为这对机械臂的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王阳明机器人更“神”的地方在于,你在和机器人连接的软件屏幕上写下任意一个字,它都能“以假乱真”地模仿出来。

这其中的技术“含金量”,可想而知。

将ABB控制器由运动控制器升级到力/视觉混合控制器,再到基于行为智能的智能控制器,甘中学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使ABB控制器在全球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领域达到了性能第一。

正因为此,甘中学荣升为ABB全球自动化领域的首席科学家。

很显然,甘中学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发展机器人是大势所趋,甚至可以说是引爆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引擎。

早在2000年,甘中学就联合康州大学的三位博士成立了美国博维公司,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研究,并在机器人系统柔性加工、医疗机器人导航等领域获10余项国际专利,且开始进入产业化。

成为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的权威专家,无形中增加了甘中学在行业内的号召力。在学术和产业间“自由跨界”,也让他对人才和行业各自的需求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为他回国后兼具“千里马”和“伯乐”的双重身份打下了基础。

慧眼识珠,更进一步

2013年,甘中学带领团队入选宁波市“3315计划”。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兴起,他开始投入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中。2015年,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成立,甘中学担任院长。自此,他长期以来的那个打造国产“哆啦A梦”的机器人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甘中学“领衔”的宁研院成立不过一年有余,就成功研发出锂电池全自动生产线,帮助浙江海锂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锂电池产品实现了自动化规模生产,减少员工45人,增加年销售额2500万元。

更让宁波收获意外惊喜的是,引进的是甘中学这一匹“千里马”,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吸引了一批如“百鸟朝凤”般涌来的“高、精、尖、缺”人才。

作为“千里马”的甘中学能够成为其他人才眼中的“伯乐”,甚至让不少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说出“老甘去我就去,跟着老甘没错”这种任性的话,与他在学术和产业上取得的成就密不可分。

目前,宁研院已经吸引了十多家由“千人计划”专家创办的企业入驻,其中包括孙云权博士的宁波智畅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王洪波博士的浙江佑仁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等。

以宁波智畅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为例,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一大批世界顶级的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其中包括4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目前,该公司研发的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高铁、能源、电力、军工等领域。

2016年6月13日,在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全球海归“千人”宁波峰会上,甘中学做了“发展心灵手巧的多臂机器人,开拓人机融合的制造新模式”主题演讲,他描述的机器人未来发展前景获得了与会专家及各界同行的广泛认可。

峰会后,一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智能机器人领域高端人才,陆续落户宁波。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的通用型大负载可穿戴外骨骼助力机器人项目、舒涌博士团队的新一代中重型高性能LNG发动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纷纷落户,并入选宁波“3315计划”。

人才的聚集,让宁研院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强大的创新能力。

目前,宁研院已完成国家十大标志性机器人中的七项,其中,双臂灵巧协作机器人不仅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双臂机器人,也是全球首个十八轴双臂机器人。

以点带面,高端引领。宁研院的破浪前行,正不断推动着宁波机器人小镇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以宁波为核心的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和智能经济生态圈的形成。

“引进比甘中学还优秀的人”

对于人才引进,甘中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定要引进比甘中学还要优秀的人。”

言之凿凿,既是自信,也是胸襟。

在甘中学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因为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刚到宁波,甘中学就向当地相关部门提出,要打造一个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以此在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抢占先机,尤其是在人才集聚上。

事实证明,甘中学的想法具有前瞻性。

2015年,全球机器人销量首次突破24万台,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销量为6.6万台,同比增长16%,全国做机器人的公司近3000家。

如此意气风发的势头,如此庞大的规模,预示着国内正在迎来机器人发展的最佳时机,对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的需求正进入“井喷”状态。

市场在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甘中学感受最深的是,过去说起人才引进,往往是四处张罗,只要肯来就好;而现在,“挑挑拣拣,一定要请高端的、急需的,以后能堪当大任的帅才、领军人才。”

正如甘中学自身所经历的那样,科技领头人的引进,势必带动一批人。

甘中学还表示,高层次人才的跨国流动,多是通过跨国人才中介机构运作,进而形成国际化的人才网络。目前,他正在谋划全球机器人高端人才智库,准备把世界一流的机器人专家组成一个产学研联盟,为全球机器人发展建言献策,为下一代机器人所需的技术提供前瞻性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国际化的人才蓄水池。

展望未来,甘中学对机器人在宁波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宁波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发展智能经济的洪流中,一定会形成一个智能机器人的大产业。

文章来源:宁波市委人才办

照片来源:宁波市委人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