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温特及其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最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是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之中又有不同的流派,温特建构主义属于比较温和的建构主义,也是主流理论范畴内的建构主义。温特建构主义采用了社会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但是采用了理念主义的本体论,强调了观念、文化、认同等因素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温特建构主义被称为“中间道路”:反物质主义本体论,但坚持理性主义认识论;反反思主义认识论,但坚持理念主义本体论。在国际关系领域,温特认为存在三种不同的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温特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利益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是,国家利益的基础是国家身份;国际体系结构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国际体系结构的核心内容是观念分配(即体系文化),而不是物质实力的分配。温特建构主义是体系理论,体系文化是其主要的构成性因素,体系文化构成了国家身份,国家身份建构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行为。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现实主义一统天下到多种理论竞相争鸣的转化,其间呈现出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时期的一些特征。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主流理论范畴内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辩论被普遍视为“范式间”辩论(inter-paradigm debate)的重心和焦点。同时,非主流学派也迅速发展,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纷纷向主流理论发起挑战,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假定和实质内容都提出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质疑。冷战的结束更是给这种多元竞争增加了活力。社会建构主义在这种争鸣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成为90年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学派之一,其主要理论家和最重要的代表就是亚历山大·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