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
2.2.1 西方经济学框架下的工业化理论
(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954年,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中首次提出“二元经济增长模式”。他指出这种二元性,具体表现在普遍存在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中以现代工业产业部门为代表的实力弱小的资本主义成分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具有强大实力的资本主义成分。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处于经济增长起步阶段的国家的经济绝大多数表现为二元经济特征。在这种结构下,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并且通过这种转移,现代工业逐步扩大,传统农业相对缩小,其结果是促进经济结构由二元向一元的转变,经济由此得到较快的发展。
(2)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早在1960年,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就系统地分析提出了“经济增长五阶段”的理论体系。他在头版的序言中指出,《经济增长的阶段》这本书是他对在剑桥大学学习的本科生所讲述的关于“工业化过程”的基本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五阶段”理论是罗斯托关于工业化实现过程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将工业化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高消费五个增长阶段。
(3)大推进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 Rosenstein-Rodom)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一文中提出“大推进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全面实现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工业化是指用比富裕地区更快的发展速度来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入,是使世界各个地区的收入分配较为均等的唯一办法。发展中国家唯有全面、大规模地投资,尤其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工业化。
(4)不平衡发展理论与联系效应理论
该理论出自于艾尔伯特·赫尔曼(Albert Hermann)《经济发展战略》一书,提出非均衡化发展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的、必然的现象。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资本、人才缺乏问题,因此,唯有将有限的要素资源集中起来,通过选择一部分基础的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予以优先发展,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及整个经济发展。该理论中所谓的“联系效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具有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又可以具体划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是指某个产业部门同其下游环节,即购买其产品的下游产业之间的联系;同理可见,后者则是指某个产业同其上游环节,即向其提供原料的上游产业之间的联系。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对需要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进行选择时,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部门快速培育发展壮大,应首先考虑选择前后联系效应最大,即产业关联度效应最强的产业部门。
(5)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提出,经济技术梯度及由此产生的产业梯度普遍存在于不同的区域间,由此形成低梯度的边缘区与高梯度的核心区,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产品和技术都会经历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相对应的在区域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从高梯度区转移到低梯度区的经济活动,而随着这种推移活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将逐渐缩小。反梯度推移理论则提出,确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及产业开发重点应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落后地区往往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而应该避免简单的仅仅依据梯度转移的顺序来确定发展战略和产业重点。
2.2.2 马克思主义框架下的工业化理论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在资本主义快速扩张及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完全暴露的现实背景下,开创性地将辩证唯物主义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进行相应分析,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既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路径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关于工业化理论的观点和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分析了产生工业化(当时把工业化称作是工业革命)的动力,强调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二是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与工业化相伴而来的生产力发展及经济结构变化;三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工业化发展的矛盾分析,科学推导出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四是根据社会主义国家独特的发展特征,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大多具有其自身的特有属性,因此实现的具体方式可以考虑采用生产力移植的办法。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对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这主要表述在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中。
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伟大贡献——城市化给予了肯定。而马克思在《资本论》及经济学手稿里关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对城市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除此之外,马克思在研究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内在联系方面,始终坚持从大工业化发展的必然性来对全球化进行分析,提出构成全球化的客观基础是工业化的观点,认为正是大工业的存在与发展,以普遍的竞争方式促使每个人的全身精力都高度紧张。而一旦具备条件,就会消灭意识形态和宗教、道德等上层建筑。
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分析提出,伴随着产业发展和大量替代传统手工劳动的新机器不断发明,工人工资被越压越低,一旦将之压过工人所能承受的最低额度,那么,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将更加难以忍受。由此,一方面是无产阶级各种不满情绪的快速累积和增长,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队伍和力量在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大革命最终将孕育形成一场社会大革命,而领导这场大革命的正是无产阶级自己。同时,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将在大工业的作用下成立,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中,工业生产将由整个社会按照既定计划和全体成员的需要来进行领导,而不再是由相互竞争的私营工厂主来领导。而由大工业所引发的社会生产的无限扩大之可能性,将促使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得以建立。在这一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极其丰裕,每个社会成员均能够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并充分发挥出各自的全部才能。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现代社会中导致一切贫困及商业危机产生的大工业化,如果置于另一种社会组织,却完全可以成为消除掉所有贫困以及这样那样的各种有害因子。
(2)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
列宁和斯大林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一系列思想,将这些思想融入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在实践中有了新的发展。
列宁把电气化看作社会主义技术基础的主要标志之一,强调归根结底确保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是劳动生产率,认为身为社会主义唯一的物质基础——大机器其实也能同时对农业进行改造,但是也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个一般的原理中,而应该且必须考虑将其具体化,在此基础上,他提出适合当代最新技术水平且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工业是推行全国范围内的电气化。
列宁在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认为在传统小生产手工业占优势且离工业化(电气化)实现仍然较远的现实条件下,即使已成功取得了政权,无产阶级也不可能马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他进一步强调指出,与社会主义相比,可以把资本主义认为是祸害。但要是与中世纪制度、小生产模式以及小手工生产劳动者的自由散漫性引发的官僚主义进行对比,被认为是祸害的资本主义其实又完全可以称其为是幸福的。因此,既然我们目前还远不具备实现由小生产向社会主义直接进行过渡的现实条件,那么,在一定程度上,由小生产和交换所自发引起的资本主义自然难以避免。我们应该且必须要做的是将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嵌入成为联系小手工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中间纽带和环节,并进一步升级为提升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被称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典模式”。其特征是“高度重工业化的畸形工业化、高度集权化的统制型工业化、高速度的赶超跨越型工业化以及高封闭性的内向型工业化”。他认为工业化绝不是指发展任何一种工业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核心和基础是发展重工业。换言之,也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制造,发展本国的大机器制造业。
在社会主义仍较为落后且同时又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前苏联被迫采取了以高积累、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工业化方式,该方式也曾为建立并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维护及巩固苏维埃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苏联的经济也同时为这种方式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由于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而对重工业发展却给予了过度的重视,致使前苏联农、轻、重三大产业的比重以及工业内部各具体行业部门之间的比例长期以来均极不协调,更为严重的是轻工业、农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国民经济对其产生的现实需要,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资料的客观需要,这也为后来的经济困局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