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信誉与企业生存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信息与集体信誉

为什么要研究信息?信息与集体信誉的关系是什么?本章主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讨论集体信誉问题。本书认为,集体信誉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厂商的博弈策略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对厂商信誉的认知,其中最重要的策略是对产品质量的决策。厂商为什么要生产不同质量的产品?经济利益与信誉之间是什么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可能并不了解产品质量的信息,当这一产品是信任品时,信息不对称程度尤为严重。在信息不对称时,厂商和消费者会作出何种决策。在此基础上,本章将主要分析以下内容:第一节探讨集体信誉的逻辑,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誉机制,影响厂商建立信誉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的因素。根据前人基于质量与信息维度对商品的分类,把奶粉归为“信任”型商品。从博弈论角度探讨厂商提供高质量产品的激励是什么,对梯若尔等人的质量贴水模型与信誉的关系进行讨论。结合现实中的奶粉事件,分析生产中的质量信息如何不被消费者知晓。奶粉市场中的“柠檬”对集体信誉的影响。第二节探讨在厂商与消费者的博弈中,重复博弈与信誉之间的关系,消费者的战略选择是什么。在艾克斯罗德建立的博弈决策类型的基础上,讨论做“老实人”与做“老滑头”对信誉的影响。探讨KMRW声誉模型在奶粉事件中的应用。第三节探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信誉的特征,诠释信誉经济和数字信誉的概念,讨论数字时代下的信誉建立与传播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之处,厂商在危机处理时采用的手段或途径有何变化。第四节探讨厂商对“信任”型商品的广告决策,以中国乳制品行业近年来的广告为例,讨论广告的真实性与危机事件的对比会对信誉产生什么影响。

本书未将原产地名称、“百年老店”连锁、“金字招牌”等具有集体信誉特征的内容纳入讨论范围,也没有讨论非经济组织如行业团体、事业单位等形成的集体信誉问题,主要是对厂商和乳制品行业的集体信誉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