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信誉与企业生存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行为与信誉的研究

一、机会主义行为研究

一般认为,对机会主义的研究开始于交易费用经济学,以Williamson、Hart、Klein为代表。在具有专用性资产安排的契约中,由于道德风险问题,产生一种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即机会主义行为。在交易费用经济学中,常用套牢、要挟或“敲竹杠”(hold-up)表达机会主义行为。Williamson(1975)最早对机会主义进行了定义,他认为把“经济人”都假设为 “遵纪守法”是不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广泛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是一种带有犯罪性质的基于自我利益而采取的狡诈式策略行为,是欺骗性地追求自利的行为。机会主义者通过不完全或扭曲的信息披露,故意误导、掩盖、迷惑、混淆事情真相,导致模糊或制造混乱。克莱因则认为“敲竹杠”只是事后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一方当事人利用不完全契约的漏洞占用另一方的准租(李风圣,2003)。李风圣.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Klein、Crawford和Alchian(1978)指出,企业的声誉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敲竹杠”行为。Williamson(1985)把资产专用性和交易成本联系起来,认为在有限理性下,因资产的专用性,契约中的交易双方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利用资产专用性“敲竹杠”)。

机会主义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隐藏知识和隐藏行动等概念密切相关。Mirrlees(1975, 1976)和Holmstrom(1979)对道德风险和隐藏行动问题进行了先驱性地研究,Guesnerie(格斯奈里,1989)为《新帕尔格雷夫大词典》编写了词条“隐藏行动,道德风险和契约理论”。Laffont和Martimort(1997)、Dubios和Vukina(2004)、Fabian et al.(2010)认为,如果把消费者看作委托人、企业和监管者看作代理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两个代理人不但存在“隐藏知识”(hidden knowledge)及“隐藏行动”(hidden action)的双重激励因素,还存在合谋的激励因素。隐藏知识也称签约前机会主义(precontractual opportunism),是指交易过程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利用信息优势,欺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隐藏知识对应的是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逆向选择是指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一方察觉到如果参与具有优势信息一方的交易可能会受到损失,因此退出市场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隐藏行动也称签约后机会主义(postcontractual opportunism),是指签约时双方都了解信息,签约后,一方利用对方的信息劣势采取偷懒或不尽力的机会主义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隐藏行动对应的是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隐藏行动现象在委托—代理和保险市场中最为常见,如代理人不努力、投保人故意造成损失的骗保行为等。刘江会(2004)认为,隐藏知识即在签约前“说谎”,导致的严重后果即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本书认为,将说谎对应逆向选择的定义显然是狭义的,广义的逆向选择应是不完全契约下资源配置效率的扭曲。并且隐藏知识和说谎并不对等,隐藏知识是不透漏真实信息,而说谎是透漏不真实的信息。在二手车市场、保险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交易市场等都存在大量逆向选择问题。为更加深入地讨论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刘江会(2004)提出了“善意错误”(honest mistakes)概念。他指出,和机会主义不同,善意错误与道德风险无关,而是和当事人的技术及专业水准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推脱责任,当事人有可能为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辩解,解释为善意错误。实际上,善意错误的存在加剧了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声誉对机会主义行为是一种约束。

学者们对机会主义的治理进行了研究。Wathne和Heide(2000)认为,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治理机会主义,即监督、激励、选择和社会化。通过监督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下机会主义行为无法察觉的问题;通过激励机制设计可以使代理人的长期利益大于短期利益并作出利于委托人的行动,克服机会主义行为;选择是指通过挑选可靠的交易伙伴,驱逐机会主义行为;社会化是指在委托人的目标下把代理人的目标内部化。

二、有限理性问题研究

Simon是有限理性学说的创始人,他从心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推翻了前人关于人或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的假设。Simon(1961)认为,有限理性包括认知有限理性和行为有限理性,前者是指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能对某种现象或结果具有完全的透视和控制;后者是指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即使人们知道最优结果和路径,也不能达到最优状态。企业的决策者也是有限理性的个体,由于企业也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因此具有有限理性,是机会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符加林,2007)。Simon(1955)认为,有限理性会导致不完全契约。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无法完全预期的,因此不可能把所有未来事件都写入契约,也不可能制订处理未来事件的全部具体条款。

通过对机会主义行为和有限理性理论的简要回顾,本书对专用性投资、敲竹杠问题、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等问题有了新认知。这为本书研究集体信誉下降及崩溃过程中厂商的行动及心理因素奠定了基础。前人文献的不足之处是未将机会主义与集体信誉相结合进行研究,未对厂商破坏性使用集体信誉的现象从行为角度作出合理解释。这为本书的进一步探讨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