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车工是怎样炼成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零件图的识读

1.1 图样识读

在工厂里,机械零件或产品是根据机械图样加工生产的。零件图形一般是以各种投影法生成的图样为基础,在图样上标注尺寸和加工符号,并用文字注明技术要求,加上材料表及标题栏等形式可以完全表达工程要求的图样。

1.1.1 识读三视图

(1)投影

①投影的基本概念 日常生活中,投影现象无处不在。灿烂的阳光下,五彩缤纷的人造光源下,各种物体都会投下影子。用绘图理论来总结物体与影子的几何关系,就构成了投影法这一概念。投影法分为两大类,即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见表1-1。

表1-1 投影法分类

②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所组成,如图1-1所示。其特点说明见表1-2。

图1-1 三投影面体系

表1-2 三投影面体系

(2)三视图

①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大小。通常规定:物体左右之间的距离为长,前后之间的距离为宽,上下之间的距离为高。三个视图在尺寸上是彼此关联的,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识读三视图时,应以这些规律为依据,找出三个视图中相对应的部分,才能正确地想象出物体的结构形状。

从图1-2(a)可看出,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大小,如主视图反映垫块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垫块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垫块的宽和高。由上述三个投影面展开过程可知,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对应的长度相等,且左右两端对正,即主、俯视图相应部分的连线为互相平行的竖直线。同理,左视图与主视图高度相等且对齐,即主、左视图相应部分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左视图与俯视图均反映垫块的宽度,所以俯、左视图对应部分的宽度应相等。

图1-2 三视图的投影和方位关系

根据上述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可归纳出以下三条投影规律:

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为简化记忆,可以说: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在三视图中,不仅整个物体要符合这个投影规律,就是物体上每个组成部分都要符合上述投影规律。

②三视图的形成 将物体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向各投影面投射,即可分别得到物体的正面投影、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如图1-3(a)所示。

提示

表达一个立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一定 要画出三个视图,有时画一个或两个视图就可以。当然,有时三个视图也不能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需画更多的视图。例如,表示上述正四棱锥、圆锥、四锥、球时,若只表达形状,不标注尺寸,只用主、俯两个视图即可;若标注尺寸,上述圆柱、圆锥、球仅画一个视图即可。

图1-3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3)剖视图与断面图

①剖视图 为了能更清楚地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常假想将零件用剖切面剖开,将处在观看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走,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称剖视图。剖视图按剖切范围大小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见表1-3。

表1-3 零件的剖视图

②断面图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零件的某一处切断,仅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图(或称为断面)。断面图分为可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类,见表1-4。

表1-4 断面图的种类

1.1.2 制图的基本规定

(1)图纸幅面和格式

为了使图纸幅面统一,便于装订、保管以及符合缩微复制原件的要求,绘制技术图样时,应按以下规定选用图纸幅面。

a.应优先采用基本幅面,基本幅面共有5种,其代号和规格见表1-5,其尺寸关系如图1-4所示。

表1-5 图纸的基本幅面  mm

图1-4 基本幅面的尺寸关系

b.必要时允许选用加长幅面,但加长幅面的尺寸必须是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更多加长幅面及其尺寸关系如图1-5所示。

图1-5 本幅面与加长幅面的尺寸关系

①图框格式 在图样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同一种产品中所有图样都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不留装订边图纸的图框格式如图1-6所示;留有装订边图纸的图框格式如图1-7所示。各部分尺寸按表1-6选取。

图1-6 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图1-7 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表1-6 基本幅面的尺寸  mm

②标题栏的方位 每张图纸上都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的格式和尺寸按国标GB/T 10609.1—2008的规定制作。在制图作业中,建议采用如图1-8所示的格式,并将标题栏放在图纸的下角。

图1-8 制图作业中标题栏的参考格式

(2)图线的应用

为了便于图样的清晰和认读,绘图时应采用表1-7所示国家标准中图线的规定。

表1-7 图线及一般应用

(3)图线的规范画法

①虚线 虚线的每段长度与间隔是凭眼力控制的,它与其他图纸的连接情况见表1-8。

表1-8 虚线与其他图线的连接情况

②点画线 画点画线时,应从长画线开始,以长画线结束。相交时应画在长画线的中间,而不应在短画线或空白处,如图1-9所示。

图1-9 点画线

③中心线与圆心的关系 圆心应以中心线的线段交点表示,中心线应超出圆周约5mm。当圆的直径小于12mm时,中心线可用细实线画出,超出圆周也应缩短至3mm,如图1-10所示。

图1-10 中心线与圆心的关系

④圆的相切 圆与圆或与其他图线相切时,在切点处的图线要重合,在重合区域内应是单根图线宽度,如图1-11所示。

图1-11 圆的相切

⑤箭头的画法 箭头的大小应尽量相同,根据粗实线的粗、细而定,画法如图1-12所示。

图1-12 箭头的画法

1.1.3 尺寸标注

零件图上的尺寸是零件加工检测的重要依据,标注尺寸时,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其整体尺寸和各个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应完整无缺,不可少标,也不可重复标注,同时零件上各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应标注在形状特征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集中标注在一个或两个视图上,使尺寸布置清晰,便于看图。另外,尺寸的标注应满足加工、测量和检验的要求。其标注示例及常见的标注符号含义如图1-13所示。

图1-13 尺寸标注示例

(1)尺寸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①确定尺寸基准 为了做到合理,在标注尺寸时,必须了解零件的作用、在机器中的装配位置及采用的加工方法等,从而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和正确使用标注尺寸的形式,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地标注尺寸。

a.尺寸基准的概念。标注尺寸时,确定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称为尺寸基准。通常,零件上可以作为基准的几何元素有平面(如支承面、对称中心面、端面、加工面、装配面等)、线(轻和孔的回转轴线)和点(球心)。

b.尺寸基准的分类。选择尺寸基准的目的:一是为了确定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或零件上结构要素的位置,以符合设计要求;二是为了在制作零件时,确定测量尺寸的起点位置,便于加工和测量,以符合工艺要求。

c.尺寸基准的确定原则。任何一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因此,一般零件图至少有三个主要基准,必要时还可增加辅助基准,辅助基准与主要基准之间必须要有尺寸联系。

②标注方法和步骤 对零件进行分析后,由基准出发,标注零件上各部分形体的定位尺寸,然后标注定形尺寸。

(2)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尺寸标注的合理性,在标注尺寸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重要尺寸一定要单独标出。

b.所注尺寸应符合工艺要求。

c.尺寸标注应考虑具体的加工方法。

d.标注时应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