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在本质上是主观的、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坦承,认同关系着人们的心性。在加拿大著名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思想体系中,现代的认同概念包含着西方文化中“整个系列的关于什么是人类的主体性的理解:这就是内在感、自由、个性和被嵌入本性的存在,在现代西方,它们就是在家的感觉”。“这种认同的理想和禁令”推动或形成“我们的哲学思想、我们的认识论和我们的语言哲学”,因此这幅认同肖像“注定要用做现代性新理解的出发点”。在泰勒新近发表的论文中,他又明确指出:“按照人的本性而生活的这种观念带来两个版本的现代认同观。第一个版本强调人的自主性、本性的实现及其效率,强调理性的控制;而第二个版本则肯定日常生活尤其是私人生活的意义。它们已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建制与实践中,在其支配下,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发展成为消费社会。但是,消费主义的实践不仅永远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反而危害了塑造现代认同的伦理观念,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合法性危机。”他再次重申:“我认为大约在17世纪产生了有关人类、自由、人类本性的一系列概念,它们后来被整合进了正在发展的商业及后来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系列概念我想统而称之为‘现代认同’。我还想特别指出这个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它们至今仍然发挥着强烈的影响。”姑且不说浩大的哲学海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有不少相关的理论阐释可以为社会认同研究提供方向指导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