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雄安到人工智能:创新视角下的转型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如何看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化历程?如何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否改变了我国的历史阶段和国际地位?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化历程是怎样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确区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前提。纵观我国当代社会发展,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几个阶段,这些阶段大致可分为:需求和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需求和生产之间的矛盾——需求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1956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论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但是不久之后,由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足和“左”倾路线的施行,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退回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认识,这种停留于阶级矛盾层面上的认识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给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带来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这一历史转折期,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又重回八大的表述。在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此后的30多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的描述都延用1981年的概括。虽然我国社会发展在每一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和新的特征,但社会主要矛盾始终没有改变。直至十八大,依旧提出三个不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变。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和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将此前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表述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表述,这既是对旧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化和深化,更是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回应,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体现。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依据是什么?

1.落后的社会生产面貌已经根本改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从1978年的包产到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温饱问题的解决到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直至强起来的变化历程,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在追逐中国梦的五年中,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硕果累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随着脱贫攻坚的逐步实施,中国每年脱贫人数达1300万左右;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例如,“双十一”的销售额年年迅速上涨,2017年“双十一”的销售总额达1682.69亿元;新四大发明——高铁、共享单车、支付宝、网购的出现刷新了世界对中国人生活现状的认识。“全面二孩”“保障性住房”等与人民利益相关的政策逐步实施;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一系列反腐措施,促进了清明政治环境的创建;“中国制造”“中国话语”“中国方案”等概念不断涌现,背后更是凸显着中国日渐强大的综合国力;“悟空”的升空、“天宫”的建立、“蛟龙”的下海都彰显着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举办,无不体现着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

五年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深刻地改变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归根结底,这些变化都体现为生产力的阶段性突破,它根本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原有面貌,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正在走向富强的社会生产力。只有当社会意识正确地体现和反映社会存在时,社会意识才能促进社会存在的进步和发展。原有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表述已经无法体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现实状况,因此对社会主要矛盾采取新的表述也就势在必行。

2.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旧的主要矛盾表述中“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表述已经不能完全表现出人民所追求的生活模式,人们从原来的追求温饱已经发展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美好生活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从追求生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追求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文化生活。近年来,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高端奢侈品都出现了海外购物潮,如国人购买海外马桶盖、电饭煲等,这表现出人们物质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人们不再仅仅关注价格是否低廉,而是更加关注商品的质量和品牌;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衣食住行,从舒心的角度要求有更高质量的工作环境、更加便利的交通工具和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其次,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下,人们表现出更加全面的需要。据人民网调查,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反腐倡廉”“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公平”等问题,人们对衣食住行的关注已经扩展到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个方面,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因此,“美好生活需要”比“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能反映出当代中国人的真实的需要状况。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某些领域的发展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区域不平衡、人均收入不平衡和结构不平衡。

首先,发展不平衡较为明显地体现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上。城乡发展、东西部以及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还没有明显缩小;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存在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高,人民生活水平高,可以享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而落后地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虽然得到一定的满足,但其社会福利、文化产品、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发达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发展的不平衡体现为人均收入的不平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22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62元,而即使是在城市市民之间,或是在农村农民之间,人们的人均收入仍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甚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人均收入领域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

最后,发展的不平衡还体现在结构的不平衡。一方面是经济领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如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与所创效益的不平衡以及某些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保障制度和公共设施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尤其是在涉及民生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状况。

发展的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一方面,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民众富裕程度较低。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活力还不够,市场壁垒依旧存在,某些领域的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较为滞后,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同时,由于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决定了大政方针应做出怎样的改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抓住重点,牵住牛鼻子。这里的牛鼻子就是要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未来有一个全新的战略安排,即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十分清晰地描述了未来中国的模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在这个庞大的未来工程中,我国的大政方针就需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来制定。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决定着治国理政表现出来的具体内容。首先,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就要求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把人民群体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着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从而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充分的发展。经济上贯彻新理念,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政治上充分发挥民主政治的优势,促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保障人民权利和利益;文化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给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公共服务中更加注重人民日益关注的就业、教育、健康等方面,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生态上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生态产品满足人们需求。除此之外,我国民族关系、军队、外交等各方面都要按照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的要求做出相应调整。至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彻底改变我国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

四、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否改变了我国的历史阶段和国际地位?

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必须认识”,一方面是必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另一方面是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首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只是我国发展新阶段的表现。社会基本矛盾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而主要矛盾作为众多矛盾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矛盾,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的整个历史阶段。无论是改造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发展生产力、建立现代化国家,都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不发达的商品经济现状,这一过程需要经历上百年时间。这是基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这一问题而做出的表述,是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进入到新时代而表现出来的客观结果。

其次,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我国发展的量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发展还处于量变的积累阶段,还处在为产生发展的重大质变而准备条件的历史阶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迅速增长,但是并未彻底改变生产力的不发达性质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状况,我们国家的主要任务仍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衡量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根据2016年世界GD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统计显示,虽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是位居第三的日本的三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排名第69位;位居第五的美国,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的6倍之多。可见,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这就决定着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两点,决定着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国际地位,明确这些才能看清我们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际位置,从而为我们国家的再出发找到历史基准。与此同时,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不意味着不注重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关注人民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需要,从而在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过程中,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认识“两个不变”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的阶段性特征,把握主要矛盾转变的基本逻辑,这既是我们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基石,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指南。

作者简介:

冯显婷,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鲍金,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