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
一 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历程
(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世界贸易的1/5—1/4。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而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无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迁。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联邦德国,首先是由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日本和德国曾经给美国以及其他国家造成过很大的生命和财产伤害,但冷战格局形成之后,日本成为东亚地区两大阵营的前沿阵地,联邦德国成为欧洲两大阵营的前沿阵地。对日本和联邦德国的支持,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其次是美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前两次科技革命对产业影响不同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国产业的主要影响不是产业的互补,而是产业之间的替代,即新产业的诞生。具有替代关系的新产业的诞生,决定了伴随科技革命的必然是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是传统产业为新产业的发展让路。最后是原联邦德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够大量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还因为它们具有工业化的历史基础(尤其是人才基础)。战争虽然摧毁了两个战败国的有形设施,但是,曾经培养起来的人才、积淀下来的工业文明,为原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从战争创伤中迅速恢复和发展保留了火种。另外,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所带来的“特需经济”加快了美国对日本的产业转移。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巨大,联邦德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建成了第三个“世界工厂”。也可以说,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
(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向东亚地区转移
这次国际产业转移是由日本主导的,日本成为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的产业输出国,而亚洲“四小龙”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时间大约20年。20世纪7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日本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日元汇率升值的影响,选择了一条对外投资、重构国内产业结构的国际产业转移道路。在这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日本产业向外转移经历了三次小高峰。第一次小高峰发生在70年代初,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等轻纺产业,向外转移的目的是确立资本密集型的钢铁、化工、汽车、机械等产业在国内的主导地位,转移主要目的地是亚洲“四小龙”。第二次小高峰发生在7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转移的产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化工和造船等,转移的目的地仍然是亚洲“四小龙”。第三次小高峰发生在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转移的产业不再局限于在国内完全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扩展到包括汽车、电子等在内的已经实现了技术标准化的资本密集型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目的地既有亚洲“四小龙”,也有东盟四国和中国内地,更有美国等发达国家。由日本所推动的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是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引领了东亚崛起的“雁阵飞翔”。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日本在这一“雁阵”中,无疑处于“雁首”地位。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催生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奇迹。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业向中国转移
这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之所以独立于前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是因为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转移的目的地等方面和前次产业转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具备新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输出地,不仅有日本,而且有亚洲“四小龙”,还有美国。产业承接地既有东盟四国,但主要是中国内地地区。在此次转移中,亚洲“四小龙”起到了“二传手”的作用。亚洲“四小龙”通过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加上原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很快成为东亚地区崛起的一个经济发展群体性明星。但亚洲“四小龙”在经济发展中很快就面临着境内市场狭小与生产能力扩张之间的矛盾、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与企业追求更多利润的矛盾、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的矛盾。这三大矛盾的存在,催生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亚洲“四小龙”在将其产业转移到菲律宾等国家的同时,也将很大一部分外移产业转移到中国内地地区。中国内地是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除了对亚洲“四小龙”产业的承接,中国内地还以其广大的市场吸引了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大量投资,中国内地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也可以说,对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国际地位。
二 国内产业转移发展历程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过程艰辛、成绩骄人,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年,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外国企业在华投资还属于试验性投资,规模小、金额少、科技含量低,转移的产业主要是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产业,其中加工贸易是投资企业的重要生产经营方式。
第二阶段,1992—2001年,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的投资。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逐步变为以资本和劳动密集结合的产业为主,承接方式日趋多样化。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是我国国内产业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开始出现能源、电力供应紧张,工业用地不足,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在一些沿海城市地区,由于开发强度过高,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面对生产成本的全面提高,广东、浙江等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空间大大压缩,部分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向外转移步伐开始加快。显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要素成本上涨不可避免,沿海企业向西迁移是大势所趋。
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从过去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高度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逐步转变为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的新时期。在这一新时期,采取得力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推进沿海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不仅有利于在中西部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沿海地区集中精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档次;同时,还可以避免沿海企业和外商投资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因此,这是一项值得关注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