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力: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思路决定出路,思考是成功的保证(4)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别人的经验里也能思考自己的出路】

聪明人做事,都讲究方法和捷径。他们直接运用他人的方法,省略盲目的实验过程,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捷径,并不是偷懒,也不是投机取巧,它代表了成就和效率。很多时候,尤其是在比较紧张的时候,寻找捷径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聪明人看到一件事,首先想到的是通览整个事件,然后思考是否能够寻找到简单的办法,这就是老话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请问,将1至100之间的所有自然数相加,和是多少?老师承诺,谁做完这道题,谁就可以放学回家。

为了能尽快回家享受那自由而快乐的美好时光,同学们都努力地算了起来,有的人甚至额头上都渗出了汗。只有高斯一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一只手撑着下巴,一只手无意识地摆弄着手中的铅笔。他在寻找一种可以快速解答这个问题的办法。

过了一会儿,小高斯举手交答案了。

“老师,这道题的答案是5050。”高斯很自信地说。

“你可以给出你的方法吗?别人可连一半都没有加完啊!”老师略带吃惊地问。

“当然。你看,100+1=101,99+2=101……以此类推,到50+51=101时,恰好得到了50个101,因此最后的结果也就是5050了。”

老师对高斯的解答十分满意,并确信他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后来高斯真的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做任何事情,都既要勤奋刻苦也要开动脑筋。只有方法找到了,做起事来才会更快、更好。

西方有一句有名的谚语,叫做Use your head,就是多多动脑的意思。许多人一生都遵循着这句话,解决了很多被认为是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而最终的强者是那些用最巧妙办法的人。

有一个人在一家建筑材料公司当业务员。虽然这家建筑材料公司的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产品销出去后,总是无法及时收到回款。当时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讨账。

有一位客户买了公司10万元的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款。公司先后派了3批人去讨账,但都没能要到货款。当时这个人才到公司上班不久,就被派遣和另外一位员工一起去讨账。他们软磨硬泡,想尽了办法。最后,客户终于同意给钱,叫他们过两天来拿。

2天后他们赶去,对方给了他们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

他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930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马上就要春节了,如果不能及时拿到钱,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就一筹莫展了。但是这个人突然灵机一动,赶紧拿出100元钱,让同去的人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这样一来,账户里就有了10万元。他立即将支票兑了现。

当他带着这10万元回到公司时,董事长对他大加赞赏。之后,他在公司得到不断发展,5年之后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

这个业务员不过是有些聪明而已,他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吗?我们没有见到,他有什么突出的人格魅力吗?我们也没有见到,我们见到的不过是他的灵机一动,但他却因此一帆风顺。

是的,当谁都认为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做下去的时候,总有一些优秀的人,会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将效率大大提高,将问题解决得更好更完美!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找方法”的意识和能力,才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了认可!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1793年,守卫土伦城的法国军队发生叛乱。在英国军队的援助下,叛军将土伦城护卫得像铜墙铁壁,前来平叛的法国军队怎么也攻不下来。

土伦城四面环水,且有三面是深水区。英国军舰在水面上巡逻,只要前来攻城的法军一靠近,就猛烈开火。法军的军舰远远不如英军的军舰先进。这样一来,法军根本无计可施。

就在这时,法国军队一位年仅24岁的炮兵上尉灵机一动,当即告诉指挥官:“将军阁下,请急调100艘巨型木舰,装上陆战用的火炮代替舰炮,拦腰轰击英国军舰,以劣胜优!”

果然,这种“新式武器”一调来,英国舰艇无法阻挡。仅仅2天时间,英军的舰艇就被火炮轰得七零八落,不得不狼狈逃走。叛军见状,很快就缴械投降了。

经历这一事件后,这位年轻的上尉被提升为炮兵准将。这位上尉就是后来成为法国皇帝的拿破仑!

像很多杰出人物一样,拿破仑的成功,相当程度上是在关键时刻找到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获得了一个有高度的新起点!有了这样的新起点,才有了更大的舞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向自己看齐,才有更多的资源向自己汇集。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管理案例充分地说明了这点。

一群伐木工人走进一片树林,开始清除矮灌木。当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这一片树林中的矮灌木,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完成了一项艰苦工作后的乐趣时,却猛然发现,他们需要清除的不是这片树林,而是旁边的那片树林!

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就如同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一样,常常只知道埋头干活,却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的。

这种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与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的情况是非常令人沮丧的。这也是许多工作效率低下、不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他们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匆忙,忙乱中容易出差错。有些事情不可不问,有些事情不得不弄明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工作方向,才懂得如何去合理安排工作,制订工作进度,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办事,出色地完成工作。

在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好的结果。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因此,不妨问一问自己,是否解决了一个或几个棘手的问题,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否做成了几件业绩突出的事情,让领导和其他人十分欣赏?

只要仔细观察,我们都能从周围的人身上得到启发和教训。有这样一句古语:前车覆,后车诫。成功者的精明在于:他们善于总结他人的失败。

刘邦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汉朝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东汉看到西汉土地兼并的弊端,开始限制这个问题;唐朝吸取隋朝穷兵黩武的教训,开始推崇文教;宋朝吸取唐朝后期的大家族、外戚专政的教训,采取重用贤才的政策;明朝吸取过去宦官干政的教训,专门在宫殿门口贴了一个牌子,规定宦官不得接触政事的政策……

历史得以发展,正是因为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也因为这样让人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我们要学会用别人的教训充实自己的经验宝库。

别人的教训,是自己的免费经验;别人的智慧,更可以直接变为自己的智慧。

这个道理,哈雷摩托的管理者深有体会。

1982年的时候,本田在美国重型摩托车市场拥有40%的占有率,是哈雷最强劲的对手。因为骑摩托车的人都认为本田的摩托车不但价廉,而且比哈雷耐用好骑。

于是,哈雷摩托车的主管前往本田摩托车设在俄亥俄州的工厂访问,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哈雷原本只想学习本田的科技,但是他们在本田厂内看不到电脑,也没有机器人,只有少量的人在进行纸上作业。他们找到的除了30名领导职员以及470名装配工人外,再没有别的东西。

哈雷发现,日本摩托车只有5%会在生产线末端被剔除,而哈雷却有5到6成,光因为缺少零件而被剔除的就比日本机车的总退件率高出好几倍,有的时候是因为零件在仓库储存过久,等到送上生产线时已经生锈。

经过苦心研究本田的经验之后,哈雷终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譬如说,哈雷以电脑化库存管理来控制整个制造过程,当时以美国的标准而言是先进的。但是当研究过日本工厂之后,哈雷发现美国式的这套做法其实只会生产许多废料而已。

日本人的秘招其实很简单:本田和其零件供应商每天只生产一点点所需零件,而不是像美国那样虽然每年只生产几次,但每次都是一大批。零件得以“及时”生产,公司每年就可因无库存而节省数百万美元的利息,也没有零件因储存而耗损,既节省空间,又简化了整个工厂的作业。如果发现不良零件,通常也只生产了一两天,更正起来也容易。

5年以后,哈雷重整旗鼓,在美国重型摩托车的市场占有率从23%增至46%,销售额也达到了空前的1770万美元。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本田的参观使哈雷的态度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从美国式的好勇斗狠变成谦卑可亲的形象。在1年之内,哈雷采用了最好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经营策略,使哈雷脱胎换骨。

哈雷引进了本田的库存管理系统,将其中的员工参与模式和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品质制度,与扎根美国本土,了解美国人心理的特长相结合,使哈雷在美国国内重型机车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并且成为世界级的角逐者。

本田的赢,赢在它的仔细与统筹,而这也是哈雷可以学习的地方。哈雷董事长在比较两个工厂时说:“实在很难相信我们会那么差,但我们的确是很差。”

哈雷公司借鉴了本田摩托公司管理的经验,终于走上了复兴之路。如果哈雷没有去自己的对手本田那里参观,没有及时学习本田成功的经验,哈雷未必能够取得成功,即使成功了,花费的时间也一定比直接借鉴本田的经验要多得多。

人,最大的悲哀,不在于无知,而在于不知道自己无知。即使知道了自己无知,也不愿意学习,这更是无知中的无知。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能否从别人那里学到经验则是我们能够成功规避不必要的失败的重要手段。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需要重新再走一遍才能吸取经验教训,借别人的鉴,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走上错路和岔路,有时我们不得不返回原点。这时我们必须告诫自己,不能再走那一条路。经验的意义就在于,他人的失败,值得我们引以为戒,自己的失败,更要时刻牢记。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避免许多不应该有的错误,因为很多事,我们都有案例可以借鉴,抬起头认真地观察、思考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探索时间,还可以避免犯下很多探索中可能产生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