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节 感受法积累素材

每时每刻的感知都在积累素材

“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写作也是一样,看起来平地起高楼,洋洋洒洒写出大篇的文字,其实都得益于写作者日常的积累。写作中难免要用到各种素材,比如要回忆某个场景,不可能让时光倒流回去看一眼,这时候就需要依靠记忆或者当时记录的材料。再比如,需要用到一本书上提到的观点,临时再把书翻看一遍是很浪费时间的,如果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找起来可能就方便很多。

写作中的素材可分为两类,一类叫作直接素材,包括通过耳、鼻、口、眼等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采访素材和日常笔记素材;另一类叫作间接素材,包括通过读书笔记获得的素材和快速查取资料获得的素材。

在所有素材里,最容易积累,但也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就是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

人体的感知有六个方面,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也是通过亲身感受积累素材的六个角度。

一、眼

我们经常说某人的写作有画面感,好像作者描绘的场景就在眼前,这种超写实的感觉其实就得益于写作者借助眼睛细微观察。比如有一个学员写自己的母亲,她回忆起了一个场景,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我也醒了,起来去院子里厨房后面的厕所,看到母亲穿着那件土黄色的厚棉袄,蹲在厨房的角落里,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啃着生胡萝卜,面容憔悴清瘦。一见我:“俊,怎么起来了,别冻到了。”“妈妈,你怎么在吃胡萝卜?”“哦,今天赶路,怕下雪,没吃饭。你赶快去睡觉。”母亲一扫原来的倦容,起身摸了下我的头,轻描淡写地赶我去睡觉。当时十三岁的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眼前就是母亲啃着生胡萝卜的瘦脸。

 

昏黄的灯光、土黄色厚棉袄、厨房的角落,这几个词很清晰地刻画了环境;面容憔悴、清瘦、啃着生胡萝卜、一扫倦容、轻描淡写,更是让读者有一种揪心又感动的感觉。寥寥几笔,一个勤劳、隐忍、不断付出的母亲形象就跃然纸上。(以上内容来源于写作班学员的作品《念亲恩》。)

 

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靠的不是文笔而是观察。国外有一种说法,说记住某个东西除了靠死记硬背还可以采用照片法。所谓的照片法,就是说眼睛要像一架照相机,把当时的情景拍下来,印在脑子里。注意,不是只记住某个元素,而是把所有细节全部照下来。因为只有你可以完整地还原画面,别人才能有画面感,也才能设身处地体会到你当时的心境。

生活中如何用眼睛搜集素材呢?一是看主体,比如上面例子中的母亲,要记住她的样子、穿着打扮、当时的状态,才能如实地描述;二是看环境,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的人、周遭的环境等;三是看人物的身体语言,很多时候细微的肢体语言往往能传达更多的信息,比如,我们说一个人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眼神游移,这就能传递很多信息,是不自信还是心里有鬼?是害羞还是刻意地回避一些事?

现在我们就可以练习一下这种方法,有准备地去跟一个人交谈,详细地把交谈过程写下来,要注意到现场所有元素的细节,就好像你用眼睛这架照相机拍了高清照片一样。

表2-1 照片还原法表格

二、耳

听觉是我们经常会忽视的一种感觉。五官中,眼睛、嘴巴可以闭上,鼻子可以屏住呼吸,唯独耳朵,会一刻不停地从外界接收信息,正因如此,人们反而对一些声音充耳不闻。

通过听觉主要搜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周遭环境的声音,通过感知某种信息,实现更细致的观察;二是因为某种声音产生某种感受,从而有感而发。

周遭环境的声音包括环境噪声、自然界动物的鸣叫、背景音乐、人物对话和其他耳朵能听到的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只注意跟自己有关的人物对话部分,其他的声音因为都混杂在一起,很难被注意到,也很难被区分。

为了积累写作的素材,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耳朵,让耳朵能更敏锐地感知声音。这里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刻意去用耳朵辨识声音,具体做法是:任选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可以是喧闹的大街,也可以是夜深人静时候的房间。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去听周遭的声音,每抓住一个就顺着这个声音去找,并记录下声音的内容,然后忽略原来的声音,再转入下一个,去听、去记录。如此往复,记录下所有这个环境里的声音。

表2-2是一个练习和记录的模板,大家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制作自己的环境音辨识表格。

表2-2 环境音记录表格(示例)

环境辨音可以让耳朵更加敏感。在写作中,适时加入声音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比如鲁迅的《故乡》,开篇就捕捉到一个声音: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前面是“呜呜地响”,后面说“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冷风的声音反衬出安静,一下子就营造出一种破败、苍凉的感觉。

用耳朵搜集素材的第二种情况是通过声音产生某种感受。国外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说让人流口水的不是牛排,而是煎牛排时的吱吱声。为什么吱吱声会引发人们的食欲,就是因为这个吱吱声带给人们某种感受。

声音也是如此,我们听到的声音,除了作为声音信号之外,很多时候还会让我们产生某种奇妙的反应。同样的一种声音,在一种环境下是高兴的,在另外的情境里就能让人凄凄惨惨戚戚。同样的声音,有人听来就是悦耳的,在另外一些人听来,就是悲苦的,这是因为,对声音的感受很容易融入情绪的因素。

还是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来看看鲁迅是怎么感受声音的。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潺潺的水声本是很浪漫的事,在鲁迅这里却成了感慨生活的引子。水是流动的,这代表着运动和改变;但是水流一去不复返,这又预示着人物的命运和注定的结局。所以,鲁迅联想到自己,“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联想到童年的小伙伴,“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最后得出结论,“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也就顺理成章。

关于对声音的感受,下面有个听音乐记感受的练习。很多人都喜欢听音乐,音乐作用于内心会产生某些联想或者感受,但通常情况下,人们却很少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在下面这个练习里,你可以试试记录下听到的和感受到的。

表2-3 音乐感受练习表格(示例)

主编课堂写作班有个学员推荐了这首歌曲,也写下了自己听这首歌时的感受。她把歌曲转化成了情绪,推荐了最能符合自己心境的《我的早安与晚安心语》这篇文章。喜欢音乐的朋友可以试试这种练习,写下你喜欢的音乐,并写出这首歌带给你的感受。

自己会给喜欢的歌单里不定期加入几首新歌,但总有那么几首,持续保存了几周、几个月甚至是几年也舍不得删掉。其实,你有没有发现,那些不忍割舍的旋律背后,大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与气味,连带着引出的,是内心深处珍藏着的回忆……

三、鼻&舌

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鼻子用来闻气味,舌头用来品尝味道。鼻、舌可以帮我们找到更多写作的素材,因为气味和味道很多时候是直通内心感受的。

很多人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美食纪录片,虽然它也是从食物入手,但它从食物写到人,从人写到家乡和故土,从故土写到感情,最后的落脚点在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上。

转回写作的话题,用鼻和舌搜集写作的素材,看起来是感知和品尝,但这个过程调动的绝不仅仅是鼻、舌,更是全身的感受,甚至是内心深处的,由饮食带动的特定情感。

比如《舌尖上的中国》讲到酱:

 

在中国的北方,酱的意味更加直接。再过三个月就是下新酱的时候了,但是准备的工作却要从现在开始。做酱是东北人家的大事情,邻居也赶过来帮忙。煮熟的黄豆在锅里直接被捣烂。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人们做酱只用大豆这一种材料。这样的单一也是一种奢侈。

温暖的火炕上,六只手合力把豆泥堆砌成型。酱的味道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主妇合格与否的标准。最后用透气的黄纸包裹,捆绑成结实的酱坯。酱坯被挂上墙。在之后的两个月里,它们静静地发酵。等到来年春天,再开始更深入的转化。

 

讲到饺子: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从上面两段文字可以看出来,味觉只是一个引子。鼻子和嘴巴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也激发出彼此的认同感。

吃饭是每个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所以可以借由吃饭或者品尝美食完成一次由鼻、舌到情感深处的联想,具体方法如下表所示。

表2-4 从食物走入内心深处的步骤(示例)

以上八条,1—5是食物本身的故事,6—7是食物带来的情感,第8条是有感而发后的行动。这三部分,可以概括为事实、感情和行动。用叶圣陶、夏丏尊在《文心》一书里的说法,这三部分也可以叫作“知”“情”“意”,“知”为知识,说明一个事物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情”为感情,说明对一个事物的喜怒哀乐;“意”为意欲,说明要把它如何处置。

写作中,通过鼻、舌获得“知”,通过内心表达“情”“意”,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素材积累方法。

四、身&意

身、意强调由感知到想法的思维过程。靠身体感知,靠意念关照产生一些可以用于写作的素材,这是积累资料的高级形态,因为知觉和思考更加接近文章最终呈现的形态。

前面眼、耳、鼻、舌更多还是感受部分,看到光怪陆离的世界,听到新鲜事和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闻到特定的气味,尝到让人感动的味道,这些还都停留在具体的感受上。身和意更进一步,讲到了人的感知和情绪。

比如作家张洁在《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写到她去给母亲买东西时候的感知:

 

行人熙熙攘攘,周遭的世界繁闹而虚空。我肩负着与这世界毫无干系的沉重,和与这世界毫无干系的轻松,走着、走着。明白了除了血肉相连的妈,不管你活、你死、你乐、你哭……你和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其实毫无干系。没有,走遍王府井的食品商店都没有原装的“力多精”。香港造的口感和原装的口感就是不一样。没有那么沙口,也没那么容易冲化,看来还得到和平里去。在我办得到的情况下,我愿尽力给妈提供最好的服务。

 

最后母亲还是去了,文章没有记录她的悲伤和痛苦,满篇都是身体和意念的感知:

 

看到一位和妈年龄相仿、身体又很硬朗的老人,总想走上前去,问人家一句“您老人家高寿?”心里不知问谁地问道:为什么人家还活着而妈却不在了?

听到有人叫“妈”,我仍然会驻足伫立,回味着我也能这样叫“妈”的时光,忍咽下我已经不能这样叫“妈”的悲凉;

在商店里看见适合妈穿的衣服,还会情不自禁地张望很久,涌起给妈买一件的冲动;

见到满大街出租的迷你“巴士”,就会埋怨地想,为什么这种车在妈去世之后才泛滥起来,要是早就如此兴旺,妈就会享有很多的方便。

 

上面这些看似平和的叙述比只是用痛苦、思念、悲伤这样的形容词更打动人,因为这些感知非常具体,让人有画面感,而这些画面、场景、细节、环境、人物又都像是为了配合作者的情绪才出现的,完全能配合叙事的基调。也就是说,天还是那个天,环境还是那个环境,但一切都因为母亲的去世,被蒙上了灰暗的色彩。

写作中如何靠身、意去搜集素材呢?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倾诉法,通过即时快速的倾诉,记录下情感、情绪最喷薄的状态。既然是倾诉,也就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想到一点写一点,这样积累无数的碎片,渐渐就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内容,而这些碎片,就是写作第一手的素材。

因为感知可能转瞬即逝,所以在搜集这些感知碎片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拿出手机录音,待到事后整理。

表2-5 感知碎片汇总表格

这些碎片里,有对事件本身的反应,比如因为失败而带来的难受、痛苦;有对下一步的思考和安排,比如到底是再考还是放弃、是出国还是换学校;也有对自己的反思,比如到底值不值得纠结;也有上升到哲理层面的思考,比如顺其自然、焉知非福等。这些内容很凌乱,但是也很真实,它们很真实地记录了当事人得知考研落榜后的反应。如果日后需要重现这些内容,这是最宝贵的素材。

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素材。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每个人身上自带的雷达和感应器,很多时候,不是它们不好用,而是我们经常忘记使用它们,让它们蒙上灰,生了锈。按照上面讲的方法,尤其是图表中的练习方法,可以引导你完成小的作业,也锻炼感知的能力。这对以后的写作来说,都是最有用的基本功练习。

1.所谓写作的灵感,从生活中最简单的眼、耳、鼻、舌、身、意入手。

2.拍照法记录细节。

3.把嘈杂的环境音分离开,帮你磨耳朵。

4.从音乐到写出音乐的感受。

5.从食物走入内心的练习。

6.用好感知碎片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