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市场制度的批判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于16世纪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欧洲第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516年写成《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理想社会里不存在私有财产,“一切归公民所有”,“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富裕”,全体公民享有平等富足的生活。到19世纪以后,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等人将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他们视资本主义制度为历史谬误、人间祸害,必须以更好的社会制度来取代它。其中,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其1820年的论文《致拉纳克郡报告》中首次得到系统而明确的概括,他从李嘉图的经济学说中发展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社会如用劳动作为价值的标准,可以立即在许多方面获得无从计算的利益”。基于此理论,欧文提出了“合作村”的计划,希望通过劳动者的合作来打破资本在生产中的垄断地位,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但是,这个计划当时在英国并没有得到多少支持,欧文又转而到美国去实践他的理想和计划。1824年,他买下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新和谐公社”,开始了财产公有、社员享有平等权利和义务的共产主义试验,但四年后最终还是以破产失败告终。
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既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石。不过,在原始资本主义社会诞生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后果:一方面,从效率的角度看,在前所未有的市场力量的冲击下封建领主庄园制度迅速瓦解和崩溃,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的停滞状态被打破,不断积累的财富和资本的力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和进步,显现出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从公平的角度看,由于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秩序趋于瓦解,广大农民从农奴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框架中解放出来,却因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而又成为游民无产者,广大工人在机器大工业面前也失去议价优势而不断陷入贫困,加之基本的市场秩序和弥补“市场失灵”的政府扶助和社会互助机制又尚未建立,导致了垄断和巨大的贫富差距,使得自发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社会对立现象日益激化。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基本主张,反映了在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条件下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被时代潮流抛却的底层劳动大众对社会发展变迁和经济制度转型过程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不公正行为的抗议。对原始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制度本身的尚不完善以及配套制度的付之阙如所造成的种种社会不公现象,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进行了诸多的抨击,也提出了一些对更美好、更理想社会的愿望、憧憬和描绘,但是他们更多是在用理性思维去演绎历史,将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现存弊病的对立面简单拼接起来,并没有从经济本身及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缺乏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现实途径,理论体系存在严重脱离实际的缺陷,这导致他们不可能为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制度找到可操作的实现手段和可依靠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