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温飞卿①之词,句秀也。韦端己②之词,骨秀也。李重光③之词,神秀也。
注释
①温飞卿:温庭筠 (约812—866),参见第十一则,注释②。
②韦端己:韦庄(836—910),参见第十二则,注释③。
③李重光: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史称李后主。三十九岁时国破降宋,被封为“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皆有较高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是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他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国破前所写,都是些表现宫闱生活和男女情爱的词,题材狭窄;另一类是国破后,亡国的痛苦再加上对昔日生活的追忆,在词里寄予了他自身的感情体悟,这类词作远超前期作品,被谓为“神品”。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迈情怀开创了以词抒情的先河。同时,一首《虞美人》虽造就了“千古词帝”,但也葬送了这个伟大的词人。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公元978年,李煜因写“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杀,时年四十一岁。
译文
温庭筠的词,是句秀。韦庄的词,是骨秀。李煜的词,是神秀。
赏析
王国维评定温庭筠、韦庄、李煜三人的词分别用“句秀”“骨秀”和“神秀”。其中“句秀”最低,其次是“骨秀”,最高则是“神秀”。王国维用“句秀”概括温庭筠的词,说明温词之美在于词、句,缺少风骨和神韵之美;用“骨秀”概括韦庄的词,说明韦词有刻骨铭心之深情,但缺乏内在的神韵之美;用“神秀”概括李煜的词,说明李煜的词不仅具有“句秀”“骨秀”之美,而且还有内在神韵之美,多神来之笔。这正如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绿水亭杂识》中所说的:“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从温庭筠这两首代表作中,可以看出温词长于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事物,带有鲜艳的色彩美,可谓是“句秀”。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从韦庄的这两首代表作中,可以看出韦词秀丽文雅,别有情致,可谓是“骨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从李煜的这两首代表作中,可以看出李词情感真挚,流露出无奈的凄美,宛若灵魂的独白,不愧为“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