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智力测验(1)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智力测验(intelligencetest)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测验技术,它不仅能够对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作出评估,而且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与病人有关的其他精神病理状况。因此,智力测验是心理测验中应用最广、影响较大的工具和技术。
一、智力测验与智商
智力测验的目的在于测量智力的高低。它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特定的标准化的测验量表对被试施加刺激、从被试的一定反应中测量其智力的高低。换言之,它是指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人员采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对人的智力水平进行科学测量的一个过程。
19世纪末,比内(Binet)首创智力测验的理论和方法。1905年比内与其助手西蒙(T.·Simon)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以后于1908年第一次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量表首先采用了心理年龄或称智力年龄(mentalage,MA)的概念,简称心龄或智龄。
以心龄为单位表示智力测验的结果,既可以说明某儿童的智力达到何年龄水平,也可以说明某儿童是聪明还是愚笨。例如,测得某小儿的心龄为5岁,如他的实足年龄也正好是5岁,便说明他智力中常;如他的实足年龄已是8岁,则属低能儿;相反如他的实足年龄只有3岁,那他就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但是,心龄不能表示聪明或愚笨的程度,如果要比较不同年龄的两个小孩哪个更聪明或更愚笨,只用心龄便无法解决,这样就需要计算智力商数(智商)了。
二、智商的计算方法
1.比率智商
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L.W.Stem)提出,是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所得商数,即为智力商数或比率商数。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L.M.Terman)编制的“斯坦福-比内量表”中正式引用了智力商数并加以改进。为去掉商数的小数,将商数乘以100,用IQ(intelligencequotient)代表智商,智商能表示智力的相对水平,成为比较儿童聪明程度的指标。
比率智商可使不同年龄者的智力水平相互比较,可以表示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这是它的优点。但比率智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的实足年龄是与年俱增的,而心理年龄并不与年俱增,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会产生稳定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这样就会降低IQ分数,而不能正确地反映出实际的智力水平,故它不适用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实际上,目前比率智商已很少使用。
2.离差智商
韦克斯勒(D.Wechsler)在编制智力测验时,提出了另一个智商的计算法。其重要特点是放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但仍保留了智商的概念,不过保留的已不是比率智商而是采用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是采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者偏离他本人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量数,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它以标准化样本中每一年龄组被试者的IQ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公式如下:
IQ=100+15(X-M)/S
公式中,X为某人实得分数,M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X-M)/S实际上就是一般教育与心理统计中常用的标准Z分数。因此,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的IQ,实际上已不是一个商数。如当被试者的IQ为100时,表示他属于中等智力;如当IQ为115时,他便高于一般人的智力;而IQ为85时,表示他低于一般人的智力。1960年推盂在修订斯坦福-比内量表时,他也使用了离差智商。定IQ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6。
三、个别智力测验工具
(一)比内量表
比内量表是智力测验中运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种工具和技术。该量表第一次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t)和医生西蒙(T.Simon)于1905年编制而成,称比内-西蒙智力量表。1905年的量表有30个由易到难排列的项目,以完成的题目数量来确定智力的高低。比如,能力平常的3岁儿童,大约可以从第1题做到第9题,而如果一个3岁的儿童完成十几个题目,就可以说他智力较高;反之,如果同龄的儿童只完成了较少的题目,则表明他智力较低。
1908年,比内发表修订后的比内-西蒙智力量表,使测验题目总数达到59个,并把测验题目按年龄分组,从3岁到15岁,每个年龄的儿童中有一半能通过的题目即属于这个年龄组的题目。儿童通过了哪一个年龄组的题目,便说明他具有几岁的智力。此外,在此次修订本中他将测验成绩用“智力年龄”表示,并建立了常模,这是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创新。
比内-西蒙量表的第三次修订本于比内不幸去世的1911年发表。这次修订没有重大变化,只是改变了几种年龄水平分组,并扩展到成人组。自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发表以后,尤其是1908年量表发表之日起,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就吸引了全世界心理学家的注意,各种文字的翻译本和修订本相继出现。其中以斯坦福大学推孟(L.M.Terman)教授于1916年修订的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最负盛名,史称1916年量表。此量表对比内-西蒙智力量表作了许多修改,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新题,修改了部分原有题目和部分测题的年龄水平。并在1916年的量表中,首次引入了智力商数的概念,以IQ作为比较人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
20年后,推孟和助手梅里尔(M.Merrill)于1937年第一次对斯坦福-比内量表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量表由L型和M型两个等值量表构成。1960年,推孟和梅里尔再度合作,将1937年量表L型和M型中的最佳项目合并成单一的量表,称L-M型。此次修订除对样本的代表性较1937年时更广泛外,重大的改革是采用了韦氏量表的离差智商替代比率智商,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1972年,推孟和梅里尔对斯坦福-比内量表又作了一次修订,测验本身无修订,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定了新的常模,其修订本于1973年出版。
比内测验最早于1916年传入我国,1924年陆志韦先生在南京发表了他所修订的《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这套测验是根据1916年的斯坦福-比内量表修订的,适合于江浙儿童使用。1936年陆志伟又与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使该测验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北方。第二次修订本对6岁至14岁儿童较为可靠,6岁以下及14岁以上儿童虽能测验,但准确性稍差。
1979年,吴天敏教授进行了第三次修订,称作《中国比内测验》。此次修订作了较大修改,增删了部分项目,测题按难度顺序排列,测验对象年龄范围扩大为2岁至18岁,基本上每岁3个试题,共计51个题目。在评定成绩的方式上,放弃了比率智商,而采用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来求IQ。
此外,吴天敏教授考虑到教育、医疗等实际部门对智力测验的需要,又编制了《中国比内测验简编》(简称《简编》)。吴天敏认为《简编》项目减少,使用省时简便,虽粗略但尚属可靠。
(二)韦氏智力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一组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有三种:一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其前身是1939年韦克斯勒编制的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W-BI),此量表于1955年修订成;二是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于1949年编制;三是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1963年编制,1967年最后完成。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WISC适用于6.5岁至16岁的儿童;WPPSI适用于3岁10个月至6岁10个月的幼儿。三套量表相互衔接,可以对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进行智力测量。
我国对上述三个量表均进行了修订。1979年至1980年由龚耀先主持、全国56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AIS,称WAIS-RC;1980年至1986年由林传鼎和张厚粲主持、全国22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ISC,称WISC-CR;同年龚耀先和戴晓阳主持、全国63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PPSI,称“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
1.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我国的修订本分城市和农村两式,各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言语部分包括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6个分测验,操作部分包括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物体拼凑5个分测验。每个分测验的项目均从易到难进行排列,完成全部测验的时间大约为75分钟。
以上11个分测验都有各自的记分方法,每个被试者的各项分测验成绩(粗分)最后可换算成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的量表分,再根据各分测验的量表分计算出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和总量表分,据此按被试者的年龄在相应智商表中查出等值的智商,即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EIQ)。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和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1)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
WISC-CR适用于6岁至16岁的儿童,其形式与成人相似,只是增加了一个迷津测验,并降低了整个测验的难度。蓝本为WISC-R,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共用一个版本。
WISC-CR共有12个分测验,属言语量表的分测验有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和背数,其中背数为备用分测验;属操作量表的分测验有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凑、译码和迷津,其中迷津是备用测验。备用测验只能在某一同类测验因故失效时使用,以背数替代言语量表中的任何一分测验,或以迷津替代操作量表中任何一分测验。通常备用测验的分数不用于计算智商。
WISC-CR的实施程序是先做一个言语测验,再做一个操作测验,交替进行,以维持儿童的兴趣,避免疲劳和厌倦。其记分基本上和成人智力测验类似,所不同的是每个分测验的原始分在转化为量表分时,是在儿童自己所属的年龄组内进行的。
(2)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
本量表以WPPSI为蓝本,但作了很大更改,约三分之二的测验项目作了变换。适用于4岁至6岁半儿童,分城市和农村两套常模。
C-WYCSI的项目和测验形式与其他两个韦氏智力量表相似,是WISC-CR向低幼年龄的延伸。它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前者由知识、图片词汇、算术、图片概括和领悟五个分测验组成;后者由动物下蛋、填图、迷津、视觉分析、木块图案和几何图形六个分测验组成,但在计算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时实际上只用五个操作分测验,视觉分析和几何图形任选一个,均可在相应的转换表中查到言语、操作和全量表智商。
四、团体智力测验工具
团体智力测验的产生受到19世纪欧洲心理学家的影响。艾宾浩斯于1896年首先提出了填空的方法。后来,虽然有人(如桑代克、宾特纳)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并使团体智力测验初具规模,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团体智力测验才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一)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
191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叶克斯(M.R.Yerkes)和戈达德、桑代克和推孟等著名心理学家都到军中服务,目的是使心理学有助于增进军队的效率。他们提出用团体智力测验来选择士兵,以便迅速确定新兵的才能,把他们分配到适当的岗位上。在此之前,推孟的研究生欧提斯(A.S.Otis)已提出了将斯坦福-比内量表改成纸笔测验形式的设想。于是将其应用于军队,编制了陆军甲种测验。此后,又编制了适用于母语为非英语被试和文盲被试的陆军乙种测验。这两个测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施测了近200万名美国新兵。用智力测验来筛选士兵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此次美国新兵训练时间之短,战斗力之强,都出乎一般军事家预料之外,可见这场耗资巨大的测验工作是没有虚费的。
尽管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目前已不常用,但考虑到它们的历史地位,有必要在此加以介绍。
陆军甲种测验共有8个分测验,分别为:
1.指使测验:要求被试者按照主试者的指导语来划记,共12个项目。
2.算术测验:共16个简单的算术问题。
3.理解测验:每个句子中缺几个字,让被试者从所给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填上。
4.对比测验:区别同义词和反义词,共15对。
5.字句重组测验:将一些杂乱排列的字排列成句并判断每个命题的真假,共24句。
6.填数测验:在一系列数字后填上适当的数字。
7.类推测验:根据所给的一对字词的关系,选择与另一个字词对应的字词。
8.常识测验:共16个问题,每题有3个选择。
陆军乙种测验的各个分测验略加列举如下:①迷津测验;②立方体分析测验;③补足数列测验(类似填数测验);④译码测验;⑤数目校对测验;⑥图画补缺测验;⑦几何形分析测验。
陆军甲种测验已经有了第九次修订本,乙种测验也经过修订用于民间。在美国军队,现在选拔士兵采用的是军人资格测验(AF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