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化商丘·古城文化
刘玉杰主编更新时间:2024-04-26 15:58:3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之一。《文化商丘》是从文化视角系统整理商丘地区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挖掘保护传承商丘地区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该书从三皇五帝时的商丘、夏朝时期的商丘、商汤革命、商朝期间的亳都盛事、周朝宋国、宋国都城的著名事件、秦朝时的商丘、西汉时期的梁国、东汉时的睢阳城、三国到南北朝时的睢阳城、隋朝时的睢阳城、唐朝时的睢阳城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古都城的历史,将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古都城文化展现给世人。
上架时间:2024-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玉杰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闽都文化与多维传播
本书作者深入体验地方文化,挖掘人文底蕴,形成对闽都古城的洞察与辨识;回过头来在创作与传播上,运用独特的”文化眼”,进行探究、拿捏与表述,尝试以多种形式与笔触,诸如辞赋碑铭、摩崖题刻、长廊文化、题记随笔、卷首前言、词曲音乐、楹联牌匾、图文读物、宣言祭文及影视作品等,试图从多种维度、多副笔墨,解读与阐释闽都文化。文化22.4万字 - 会员
海南历史文化(特辑)
《海南历史文化》是海南大学主办的以海南历史文化为中心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在国内相关学术领域,特别是地方史研究和唐、宋、明、清等断代史研究领域产生了影响。本期为特刊,是为庆祝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暨海南大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十周年而选取的有代表性的专家论文成果汇编,共分为“历史渊源”“文化嬗变”“黎族研究”“地方文化”“移民文化”“历史人物”“海洋文化”7个部分。文化27.1万字 - 会员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
清代开辟“新疆”以及随之而来的疏浚清水江河道,使黔东南整个清水江干支流步入区域开发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带动了区域社会内部人和物的流动。移民即在此背景下入住清水江下游小江地区。他们在乡村社会中建立会馆、开设集市,推动了江西街移民村落的形成。本书以乡村集市的建立为切入点,讨论小江地区的移民对区域社会的运行、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文化18.2万字 - 会员
绘玩名物哈尔滨(汉英双语版)
凭借细腻的手绘插画,采用中英文双语形式巧妙融合了哈尔滨别具一格的冰雪景观、深厚的人文历史以及现代城市特色,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斑斓色彩与蓬勃活力予以生动诠释。文化3.7万字 - 会员
湘学研究(2019年第2辑/总第14辑)
《湘学研究》系湖南省湘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聚焦湘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湘学与国学的关系、湘学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国内各地域文化与湘学的比较研究、湘学传统与湖南现代化研究、湘学与当代湖南发展研究、湘学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等学术领域。本书是总第14辑,分为湘学专题、湖南人文历史、湘学文献研究、书评四个部分。文化17.3万字 - 会员
城市的文化记忆与文学书写:以兰州为例
文学作品是建构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文学作品中的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人们城市文化经验的重要资源。小说、散文、诗歌中的兰州城市形象具有迥异的审美特质,也具有相同的精神诉求。本著作展示了书写兰州城市文化的作家阵容,梳理了兰州城市文化记忆在小说、散文、诗歌中的艺术表现,解读了诸多作家个性化的城市审美观念,也阐明了文学作品在城市文化精神凝聚中的积极作用。这是第一部专门探究兰州城文化24.4万字 - 会员
融汇亲和的京味文化
2017年8月,成立了以蔡奇为组长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并全面开展相关工作,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向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下达了“首都文化内涵挖掘”的课题项目并出版《首都文化研究丛书》。该丛书主编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湘平。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报告,并得到市委领导的进一步指示。本书为该丛书之一种,对北京的京味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化18.1万字 - 会员
蜀贤论衡:四川十大名人研究述要
天府之国——四川,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为了促进四川人民增强文化自信,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四川省于2017年评选出首批十大历史名人: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他们是巴蜀文化发展各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创造、传承、革新巴蜀文化的先导者,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都占有文化23.4万字 - 会员
生生不息:甘肃文化的传承·甘肃始祖文化(第一卷)
本书以甘肃始祖文化为主线,在对研究区域内伏羲文化、岐黄文化、大地湾文化、农耕文化、秦祖文化等“祖脉文化”资源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甘肃始祖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并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以及甘肃文旅强省、陇东南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的实际,对甘肃始祖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产业实践进行探索与思考。文化19.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