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全42卷)
袁枢更新时间:2020-04-13 16:57:28
最新章节:附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套书的四大亮点:1)便于阅读和理解《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如雷贯耳,能读下来的人很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资治通鉴是编年体,一件事隔着好几卷,故事线一多,读着读着就乱了。这样的写法,对非历史专业的人来说,阅读负担太大。但是如果你就是对它感兴趣,想知道写了什么。怎么办?你需要一部书,把散在《资治通鉴》里的事件帮你整合,一事一题,首尾完整的为你讲述。而完成这个工作的,就是这套书。2)版本权威:市场上现有的《通鉴纪事本末》,通行版本是台湾作家柏杨版本,不是对原著的整理,很多地方有删改和任意发挥。这一版本的《通鉴纪事本末》,是迄今为止第一次进行完整、全面、严谨的注、译、释。以中华书局1964年版的《通鉴纪事本末》为底本,对原文的纠错、勘误总计250余处,注释极其详尽,对人名、地名、典故、职官等均作详解,降低阅读的难度。3)联合攻关的成果:本书采用联合攻关的形式,组织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形成集团优势。本书的其他几位主编王永平、宁欣、李鸿宾都是史学界的著名学者,他们的加入,成了本书得以完成的最重要的助推器。并结合原文和新的考古发现,邀请专业历史地理专家绘制了200多幅具有专业水准区域、战争、形势、宫城等示意图。4)感人的出版故事:推动这套书出版的出资人魏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经营实业近三十年。他喜爱读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在阅读《资治通鉴》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历史事件首尾相隔而难以把握的问题,从而开始以《通鉴纪事本末》来辅助对《通鉴》的阅读。与此同时,他又想到,或许还有更多的历史爱好者也有着与他同样的感受。所以,他聘请有关专家和学者,投入资金,开始了对此书的校勘和详注全译工作。本书还是一份同学情谊的见证。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潘邦顺和北京日报出版社的司景辉都是魏超的大学同班同学,他们对魏超的出版计划,都表示高度赞赏并给予了最大支持。司景辉对本书的贡献也颇多,从发凡起例到排版印刷,他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作为同学,他们三人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协作,来纪念那美好的青春岁月。
品牌:浙江人民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袁枢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明史研究论丛(2023年秋季号/总第二十三辑)
《明史研究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办,本辑为2023年秋季号,设有专论、研究生习作、书评三个专栏,包含明代京营基层武官选任制度的演变、明代旗役并枪制度考、明代生活水平分层及其衡量标准、明代地方的诬告之风及其司法实践、明嘉靖时期营建经费筹措与工部财政运作、明代应天乡试主考官群体的构成及影响、明代贡院记的史料价值探析等十七篇文章。历史25.3万字 - 会员
秦史人物论稿
商鞅、宣太后、甘罗、白起、郑国、吕不韦、秦始皇、李斯、乌氏倮、巴寡妇清、赵佗、商山四皓等在秦史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秦史人物论稿》以作者对于以上秦史人物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这些对秦史进程形成影响的历史人物的分析,深化对秦史与秦文化的认识。理解这些人物的立场、思想、表现及其历史影响,对于多视角地考察秦史,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新发现。而秦文化的风貌,也可以得到更具体、更生动的说明。历史29.3万字 - 会员
蔡东藩六史:后汉
起自王莽新朝,终于蜀汉、曹魏灭亡,晋室开基,前后共两个半世纪。对朝代兴亡,尤为关注。对王莽的伪善面目,有深刻揭露。光武中兴,东汉文治武功一度取得辉煌成就。但由于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后继帝王昏庸淫乱,外戚干政,宦官肆虐,军阀横行,终导致帝国覆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历史58.8万字 - 会员
中华复兴十讲
黄炎培著的这本《中华复兴十讲》介绍了,中华复兴讲座,是民国三十一年夏天在成都举行的。这十次讲稿,先陆续发表于《国讯》,时时有人来索单行本。近复阅一过,觉中外战局的变化,当时所预测经过一年多,到添了不少确证。而对月抗战建国大问题,当时的主张,到认为有大声疾呼的必要。历史4.7万字 - 会员
东洋之灰:中日水泥战(1927~1937)
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危机转嫁史。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本可以远离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但危机的天风海雨,还是通过日本这扇窗吹了进来。产能过剩、财政紧张、币制改革失败、国际收支失调……日本遭受的经济问题需要对外转嫁,中国就成了消化国际过剩产能的尾闾。甚至水泥这种本不适合国际贸易的笨重商品,也遭受了高强度的倾销。日本企业不惜“为国破产”,借助汇兑贬值、航运补贴、协定关税等武器,试图以低价洋历史21.4万字 - 会员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16辑)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辟有史学理论研究、全球史研究、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博士生论坛、争鸣、书评、史学资料、研究综述等栏目,对于推动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29.8万字 - 会员
唐宋国家与乡村社会(修订版)
本书所考察的是唐宋乡村控制问题和宋代乡村农户问题。作者意在从乡村社会的政治结构切入,研究唐宋的转型,或者唐宋的变革。作者对此问题的讨论并未循着以往的形式化思维,而是深入普通农户的社会生活史中间,通过感性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来认识这个变化时代发生的事件与历史意义。历史22.8万字 - 会员
盛宣怀与晚清招商局和电报局
盛宣怀一生创办了众多实业,其中经历时间最长、在中国近代产业发展中影响最深远的,要数轮船招商局与中国电报总局。轮、电二局创办与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对我国当时的军事、经济、民生的发展与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书按历史阶段梳理了轮、电二局创办与发展的过程,并着重探讨了盛宣怀与轮、电二局的密切关系,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历史14.7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变迁史:附大同释义(完整本)
吕先生主要运用现代社会学理论来阐述孔子的大同思想,并分析中国社会变迁与大同理论的实践过程,他认为孔子创立的社会组织理想的模式是引导列代人们努力致力于社会改进的动力,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努力致大同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复古的行动。初名《中国社会变迁史》,后改名为《大同释义》;后因考虑到“和白话接近者较多,和文言接近者较少”,为求“传布较广,收效较弘”,将文言文稿改为白话文,是为《中国社会变迁史》。历史1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