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郭利华更新时间:2020-04-10 11:40:1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东起中国,经中亚向西到阿拉伯半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廊国家包括23个,拥有世界18.13%的GDP、13.82%的地域空间和近18亿人口的大市场,共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与中亚、西亚的战略关系总体较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伊朗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共7个国家与中国是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利益的契合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亚、西亚国家以往过多依赖资源型产业,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许多国家的改革发展理念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理念高度契合。中、西亚能源资源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稳定帮助;中国出口的质优价廉的纺织品、鞋类、家具、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工业制成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将为沿廊国家的经济转型提供不竭动力。能源合作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的着力点。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达到60%。2015年4月,中国日均进口原油数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面对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稳定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渠道成为中国的战略抉择。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0%以上,号称“世界石油宝库”;中亚则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战略基地”。在此背景下,以能源为基础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贸易额来看,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最大的两个中亚贸易伙伴,西亚的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四国占据了中国对西亚贸易总额的66.35%(2015年数据)。随着美伊战争后的社会重建和经济复苏进程顺利进行,伊拉克已成为了中国在西亚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得益于地区周边局势的缓和稳定,产油大国科威特现已成为中国在西亚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国。回顾历史,中国与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沿廊国家一直以来唇齿相依、一衣带水;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古老的土地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利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Countries=东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英文版)
本书是“中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学者的多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转换、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共政策、创新政府职能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从各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针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自经济体和区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问题,从不同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视角给出了或相同或不同的理论诠释。经济17万字 - 会员
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经济陷入困境、生态系统脆弱和资源供给短缺的背景下,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古巴另辟蹊径,逐渐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从打造特色的永续栽培模式、实施石油替代计划、重建粮食生产体系中的劳动关系,到重视绿色医疗、绿色教育和绿色旅游等社会服务行业的建设,古巴的绿色发展不仅使国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而且向国际社会展现出一个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能够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可能的“另一个世界”。经济15.3万字 - 会员
新丝路学刊(总第7期)
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经济10.4万字 - 会员
新编对缅投资指南
自民选政府上台以来,缅甸国内政治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对缅投资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中缅关系包括经贸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新编对缅投资指南》。本书包括缅甸的投资环境与国情,缅甸的投资政策与法规,投资缅甸的准备与程序,投资缅甸的政策、案例与建议等,以期为中国企业投资缅甸提供指导。经济20.8万字 - 会员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
本书是在收集整理2018年11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中外嘉宾学者的发言和提交的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提高而成,主要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中国推动减贫脱贫中国理念转化为国际共识、减贫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三个部分,讨论中国过去40年经验和成就,并讨论如何在此基础上迎接当前和未来挑战的机会,表明中国不仅有减贫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有将之落实的行动与举措。经济23.9万字 埃德蒙·费尔普斯作品合集(套装共4册)
《埃德蒙·费尔普斯:我的经济学之旅》在书中,费尔普斯回顾了他60年职业生涯中的关键节点,包括从质疑旧有就业理论到构建新的创新框架,并探讨了这些创新如何为大众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和美好生活。《增长的逻辑》作者作为多年与中国经济结伴而行的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认为创新无处不在,而中国人具有巨大的创新活力,能够成为伟大的创新者。《活力》诺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一切的答案在于社会活力。本书阐明活力社经济57.7万字- 会员
中蒙俄经济走廊研究报告(2017)
本书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全国各地相关硏究力量,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发展前景及进程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际有效的对策建议的研究成果。书中力求将学术硏究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在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次区域合作,落实《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促进中俄蒙三方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重要资政参考作用。经济27.2万字 混沌:技术、复杂性和互联网的未来
我们对事件发生机制的理解正在改变,随之而来的是我们预测和管理世界的深层战略的改变。这影响了一切,包括我们如何做出日常决策,做出怎样的决策,以及我们如何经营企业。互联网先锋作家温伯格探讨了我们预测事件发生方式的现有方法,然后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讨论了我们理解事件发生方式的变化。然而,人工智能并不是唯一改变我们对世界运转方式的看法的技术。因此,温伯格探讨了过去20年我们利用互联网的多种方式,他发现,经济12.8万字- 会员
“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国外智库论中国与世界之二)
“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和经贸关系的基本遵循和原则,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本书围绕“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经验分享及具体实践等,选取美国、加拿大、英国等20个国家55个智库的一系列有见地的研究报告,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经济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