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第三卷)
更新时间:2021-03-04 18:14:38
最新章节:廖仲恺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持撰写的《民国史人物传》,与《中华民国史》配套,更名为《中华民国史·人物传》。本书选取自1905年同盟会成立至1949年中华民国结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代表人物一千余人,编撰各传。该部以人为目,广泛搜集传主生平资料,传主事迹以客观叙述为主,力求史实准确,评断公允,文字精练,真实可信,足以传诸后世。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10~13世纪古格王国政治史研究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在西藏西部地区建立的“古格王国”的早期历史,全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结合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成果,在考订出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角度,解析这一时期古格王国的政教关系史的基本问题。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历史21.3万字 - 会员
消逝的海外华邦:西婆罗洲华人政权的兴亡
本书作者广泛吸收了中外研究者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并且亲身到广东梅州、惠州以及印尼、马来西亚等过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这些西婆罗洲华人政权的故乡以及政权的遗存进行了亲身的感受和查访。作者综合了谢清高、梁启超、罗香林、高延、林凤超、余澜馨、肖肇川、袁冰凌等人的记录和研究成果,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历史23.5万字 - 会员
清史研究发展与趋势(2019)
本书集中反映国内2019年清史研究的发展趋势,所收论文均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不同单位。这些论文意在论证清朝的“中国性”,回答历史上“什么是中国”“中国的边界在哪里”等问题,证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批驳了以美国“新清史”为首的“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不是中国”“长城线以北不是中国”等错误观点。历史32.7万字 - 会员
古代中国文明与世界历史
本书是一部以世界为背景的、中外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明史论著,集中体现了刘家和先生的基本治学理念,破除西方中心论,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中,并给中国史以应有地位。本书选文九篇,共分三辑:第一辑是以探讨古代中国文明特点为主要任务的中外古史比较研究的成果;第二辑是从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意义上对世界历史所做的比较研究;第三辑则是从方法论上对于古代中国文明与世界历史研究所做的理论反思。本书收录了刘家和先生在古代历史14.8万字 - 会员
清史论丛(2019年第1辑/总第37辑)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录对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历史22.6万字 - 会员
明:长城拱卫的文明(这就是中国历史)
本套丛书记载了从神话传说: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历史,采用手绘画风和历史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选配近千张彩图与珍贵文物照片,经过严谨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身历其境,借以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更可丰富孩子的美感经验。本书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树立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历史8.2万字 - 会员
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第2辑)
本书是“第二届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的成果结集,分为“民初历史”“战时中国”“学术与社会”三部分,涉及民国官方历书、五四烈士形象、抗战、城市与小镇等方面的内容。“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倡导“大民国史”研究,内容涉及民国时期的各个方面。论坛既鼓励青年学者研究思考关乎中国近代历史走向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注重选取那些意在开拓新的领域、对前人未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同时倡导青年学者引入新视角和历史29.7万字 - 会员
民国研究(2018年秋季号/总第34辑)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第34辑)的“抗日战争”“经济与社会”“南京大学校史研究”“城市史研究”“专题研究”“学术综述”“书评”“史料视窗”较有特色,相关论文堪供学术界参考,其他文章亦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历史23.4万字 - 会员
大师讲历史:吕思勉讲中国史(4)
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且行文通俗流畅,为文化史中难得的佳作。为适应当时的教学需要,相对简略,然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历史5.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资治通鉴精编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中国史38.6万字 - 会员
国宝传世之谜
本书选取的传世国宝均包括其发现过程、历史背景、收藏流传及鉴定情况,并配以精美的图片,通过这些斑驳的瑰宝,你将走进已经迷离的往昔岁月,感悟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中国史15.4万字 - 会员
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
本书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主要线索,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为读者阐释了清朝宫廷中既富有哲理的生存智慧。中国史15.9万字 - 会员
国宝流失之谜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大国之痛——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流失之谜、无头骑士——皿方罍流失之谜、皇家的至宝——传国玉玺流失之谜、烈火焚园——十二生肖铜兽首流失之谜等。中国史15.6万字 - 会员
国宝盗案之谜
本书精选弥足珍贵的新老图片,通过对多个国宝盗案的追索,旨在唤醒世人如何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加强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从而为中华被盗文物回归的早日到来做出努力。中国史15.8万字 - 会员
探秘中华千古奇书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书籍的简介、影响,以及成书背景、作者生平故事等,全方面、立体地呈现了每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史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