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31 16:22:46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致谢
第1章 Android的系统架构
1.1 Android系统架构概况
1.1.1 应用层
1.1.2 框架层
1.1.3 运行时
1.1.4 核心类库
1.1.5 硬件抽象层和Linux内核
1.2 Android的核心功能模块
1.2.1 界面框架
1.2.2 数据存储
1.2.3 网络通信
1.2.4 地理信息
1.2.5 图形和多媒体处理
1.2.6 外部设备
1.2.7 特色功能模块
1.3 Android的架构特征和设计思想
1.3.1 平台开放性
1.3.2 基于组件的应用设计
1.3.3 基于网络服务的平台
1.4 小结
第2章 Android源代码的下载和编译
2.1 Android源代码的获取和编译
2.1.1 环境搭建
2.1.3 源代码的编译
2.1.2 源代码获取
2.2 Android源代码结构
2.2.1 框架层源代码目录frameworks
2.2.2 应用层源代码目录packages
2.2.3 其他源代码目录
2.3 Android源代码的阅读和编辑
2.3.1 用Eclipse阅读源代码
2.3.2 反馈Bug
2.3.3 提交修改
2.4 小结
第3章 Android组件模型解析
3.1 基于Mashup的应用设计
3.1.1 Android中的Mashup
3.1.2 基于Mashup的Android应用模型
3.1.3 基于Mashup的应用架构特征
3.2 界面组件Activity解析
3.2.1 界面组件的功能和特征
3.2.2 界面组件的开发
3.2.3 界面组件的数据结构
3.3 服务组件Service解析
3.3.1 服务组件的功能和特征
3.3.2 服务组件的开发和使用
3.3.3 服务组件的进程间通信模型
3.4 触发器组件Broadcast Receiver解析
3.4.1 触发器组件的功能和特征
3.4.2 触发器组件的使用
3.4.3 广播事件的发送
3.5 数据源组件Content Provider解析
3.5.1 数据源组件的定位和操作
3.5.2 数据源组件的开发
3.5.3 数据源组件的实现细节
3.6 应用配置文件解析
3.6.1 权限配置
3.6.2 环境配置
3.6.3 应用和组件配置
3.7 小结
第4章 Android的Intent机制
4.1 Intent对象的作用和构成
4.1.1 Intent对象的作用
4.1.2 Intent对象的构成
4.1.3 Intent对象解析
4.1.4 Intent Filter对象
4.2 意图匹配
4.2.1 意图匹配的算法流程
4.2.2 匹配组件的选择
4.2.3 意图匹配的优化
4.3 意图机制的应用
4.3.1 意图机制在界面组件中的应用
4.3.2 意图机制在服务组件中的应用
4.3.3 意图机制在触发器组件中的应用
4.4 小结
第5章 组件生命周期解析
5.1 应用进程模型
5.1.1 应用、组件和进程
5.1.2 组件的应用进程配置
5.2 应用进程托管
5.2.1 为什么需要进程托管
5.2.2 进程优先级
5.2.3 进程回收算法
5.2.4 进程的强行终止
5.2.5 掌控进程的优先级
5.3 组件的生命周期模型
5.3.1 界面组件的生命周期
5.3.2 服务组件的生命周期
5.3.3 触发器组件的生命周期
5.3.4 数据源组件的生命周期
5.3.5 应用环境的生命周期
5.4 任务和界面组件栈
5.4.1 界面组件的运行模式
5.4.2 组件的任务黏度
5.4.3 实际应用中的任务控制
5.5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