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4: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本书聚焦新时代背景下的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深入研判上海文化发展的整体方位与发展趋势,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能级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全书总报告”“重点关注”和“比较借鉴”三个部分,“总报告”不仅提出以上海“三大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融合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新形态,也指出“三大文化”融合发展为底蕴的上海城市发展历程就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示文化事业19.4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上海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24:创出与承接——国际融合与新文化诞生
本书关注城市形象重塑,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现状及关系重构、世界文学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与思考。全书内容共分为:总报告、社会及城市新形象、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文学交流史迹钩沉与新探、港澳台文化交流与实践五部分,探讨了人类文明在经受数百年来巨大的转折时,人们对社会、历史及整个“生命圈”的思考,倡导多样性文化,在多样化的环境中谋求和谐存续。本书在对新时期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获得的成就及遭遇的问题进行文化事业18.8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符号·空间·文化:青年的媒介表征实践
新科技革命与全球化语境使当代互联网文化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裂变,消费社会为当代青年媒介实践的勃兴提供了最有力的推动,也深刻改写了其自身形象的表征方式。图像符号、青年亚文化、城市空间等要素改变了青年群体的文化身份取向,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些许困扰。本书关注在技术与新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以大学生为主的新一代青年与新媒介社会的互动与融入。深入透视在这个现实与虚拟共存的时代里,青年群体是如何实现身份表征的想象与文化事业15.5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0
本书主要围绕2019至2020年深圳市全民阅读,展开调查与研究,邀请数十位专家、学者、阅读团体分别从阅读对教育的意义、数字阅读新生态、绘本剧探索发展之路、深圳读书月、城市图书馆发展、各地书展活动总结、实体书店战略转型、深圳书城智能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展开探讨,撰写报告,最终集合整理成书。文化事业16.1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师道(纵横精华·第一辑)
第一辑是对自1983年以来《纵横》所收文章进行碎片化整理,汇集了反映我国文化发展、薪火相传的精彩文章。本书的传主涉及各行各业,共同的身份是“师者”。他们传道授业的教学精神,细致严谨的学者态度,亦师亦友的人格魅力,共同诠释了我国传承至今的“师道”气质。文化事业12.9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学业、革命与前程:大转局中的清末浙江学生(1901—1911)
1901-1911年是皇帝制度最终崩溃的历史阶段,教育体制发生重大转型,新式学生在中国崛起并逐渐形成影响力。该书选取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中国浙江一隅,通过历史大转局的理论视角,从学生的学业、革命与前程的视野,来探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学生的学习、思想、行动与进入社会等问题,还原其早期教育生活。以“学生——社会——国家”为暗线,通过154人样本库,对清末浙江学生的社会进入进行职业、家庭、地域、教育背景等文化事业26.9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文化与伦理: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多重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伦理风险日益突出。本书认为,加强伦理风险治理,要从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合作用,厚植制度伦理、促进文化制度不断完善,增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道德底蕴,重塑公民道德人格、夯实文化根基等展开,并应从整体上构建伦理评价体系,为衡量文化强国建设的合伦理性提供基本依据。文化事业23.8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基于软实力理论视角下的国家文化建设研究
“文化之盛衰,民族之兴亡系之”,文化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根基,是维系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国家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分为问题的缘起、文献参考、研究框架、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分为软实力理论的内容、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及结构框架等;第三章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历史环境,主要文化建设的内外环境;第四章为基于软实力理论下的国家文化事业14.9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城乡融合进程中农村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本书通过对中国城乡融合的基本历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及农村文化建设理论,对中国城乡融合进程中农村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以及农村文化转型和变迁中的现象进行了细致分析深入总结了新时代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全面梳理了中国农村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困境和障碍,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纬度以及解决中国农村文化发展问题的基本策略。文化事业19.1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文学城市:文化想象与本土实践
本书是上海社科院“中国城市文学研究”团队组织编纂的《城市软实力研究系列》之一。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城镇化和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的高歌猛进,巨大而生动的中国城市创新实践必然呼唤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研究。本书聚焦上海在向国家化大都市迈进的征途上,可兹借鉴的纽约、伦敦、北京、台北的经验,如陈平原的《“五方杂处”说北京》、林强的《中山北路的时空考古——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台北形象研究》等。本书可提供对中国城市文化事业18.6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观察报告(2015~2016)
本书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政策实践领域最权威的年度研究成果之一,主要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文艺院团等公共文化行业的最新进展,对基层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服务创新、发展绩效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了个案剖析和解读,可以为文化管理者、文化理论研究者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文化事业21.8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本书依据史密斯模型建构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的分析框架,从政策文本、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主要因素探究了计划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完善计划政策的建议,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文化事业19.1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小学生必背常考古诗词(六年级)
丛书收入小学一至六年级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和常考到的拓展诗词篇目,以年级分册,共6册。本册为一年级,共30首古诗词,每首诗词配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简介、诗词填空等项目,通俗易懂,文辞优美,以便学生背诵古诗词,学习诗词中的知识。集诸美于一身的中国古诗词,永远是中华文化耀眼星空中很亮的星辰。小学阶段的学生必须掌握这些古诗词,来源于《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分布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到最后一册,诵读古典文化事业3.2万字2万人气 - 会员
唐诗英译研究
本书主要对唐诗英译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唐诗翻译中的意象翻译、文化词汇的翻译以及诗体翻译进行了论述。本书的研究对相关唐诗翻译理论的提炼和梳理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书中提出的唐诗翻译策略和方法对唐诗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文化事业12.4万字2万人气 - 会员
紫藤花开:数字化牵引下的省级党报传媒集团转型
本书详细阐述了浙报集团作为省级党报集团,近年来如何抢抓数字变革机遇,以数字化驱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全球传播力的新型传播平台,努力成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领先的新时代一流传媒集团的全过程。本书的出版将为其他媒体集团以数字化驱动转型,完成传播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跃升提供宝贵经验。文化事业10.7万字2万人气 - 会员
小学生必背常考古诗词(五年级)
丛书收入小学一至六年级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和常考到的拓展诗词篇目,以年级分册,共6册。本册为一年级,共30首古诗词,每首诗词配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简介、诗词填空等项目,通俗易懂,文辞优美,以便学生背诵古诗词,学习诗词中的知识。集诸美于一身的中国古诗词,永远是中华文化耀眼星空中很亮的星辰。小学阶段的学生必须掌握这些古诗词,来源于《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分布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到最后一册,诵读古典文化事业3.1万字2万人气 - 会员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与实务
张玮玲、崔娜编著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与实务》是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以《群众文化学》《文化馆管理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程》等著作为参考,结合近年来群众文化实践的经验和成果,继承和发展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系统阐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群众文化理论、群众文化工作、文化馆(站)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文化事业19.6万字1.9万人气